蒼南建縣 1981年3月6日,中共平陽縣委、平陽縣革命委員會因"平陽縣地大人多,行政領導力所不及;經濟落后,地區(qū)之間很不平衡,經濟結構復雜,山海之利不能得到發(fā)揮;民族、語言結構不一,山區(qū)、老區(qū)建設不快,群眾生活仍很困難",而向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革命委員會提出《關于要求分縣問題的報告》。6月18日,國務院給省政府下達批復,批準設立蒼南縣。將原屬平陽縣的礬山鎮(zhèn)以及靈溪、礬山、馬站、金鄉(xiāng)、錢庫、宜山、橋墩7個區(qū)的72個公社劃歸蒼南縣管轄,縣城設在靈溪鎮(zhèn),隸屬溫州行政公署領導。7月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發(fā)出《關于平陽縣劃分平陽、蒼南兩縣的通知》。10月10日,中
共浙江省委決定建立中共蒼南縣委員會,任命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11月5日,蒼南、平陽兩縣分署辦公。1982年3月13日,蒼南縣委、縣政府機關遷入縣城靈溪鎮(zhèn)。
歷史沿革 今蒼南地,春秋時為東越歐人地。戰(zhàn)國時屬越。秦統一中國后,屬閩中郡。漢高祖五年(前202)于閩中故地置閩越國,屬閩越國?;莸廴?前192)立騶搖為東海王,都東甌(今溫州),世稱東甌王,為東海王轄地。武帝時,東甌舉國內遷江淮間,國除。昭帝始元二年(前85),今蒼南地屬回浦縣。此后歷屬章安、永寧、羅陽、安陽、安固、始陽、橫陽、永嘉、平陽等縣。
概況 截至2006年12月31日,蒼南縣轄20個鎮(zhèn)、16個鄉(xiāng)(包括2個民族鄉(xiāng)):靈溪鎮(zhèn)、龍港鎮(zhèn)、宜山鎮(zhèn)、蘆浦鎮(zhèn)、莒溪鎮(zhèn)、舥艚鎮(zhèn)、錢庫鎮(zhèn)、望里鎮(zhèn)、觀美鎮(zhèn)、藻溪鎮(zhèn)、橋墩鎮(zhèn)、炎亭鎮(zhèn)、金鄉(xiāng)鎮(zhèn)、大漁鎮(zhèn)、礬山鎮(zhèn)、赤溪鎮(zhèn)、馬站鎮(zhèn)、霞關鎮(zhèn)、沿浦鎮(zhèn)、南宋鎮(zhèn);鳳池鄉(xiāng)、浦亭鄉(xiāng)、騰垟鄉(xiāng)、云巖鄉(xiāng)、仙居鄉(xiāng)、新安鄉(xiāng)、括山鄉(xiāng)、五鳳鄉(xiāng)、石砰鄉(xiāng)、龍沙鄉(xiāng)、昌禪鄉(xiāng)、中墩鄉(xiāng)、漁寮鄉(xiāng)、蒲城鄉(xiāng)、鳳陽畬族鄉(xiāng)、岱嶺畬族鄉(xiāng)。轄98個居民區(qū)(社區(qū))、776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