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民日常飲食主要以大米、玉米、薯類為主,以牛筋粟、狗尾栗、芋頭等為輔,外出勞動時有的用竹殼包飯在工地就餐,有的帶上玉米或薯類在工地生火烤煮而吃。建國前,由于交通條件限制,生活貧困,一天能吃一頓飯的極少,多數是一餐稀飯兩餐雜糧,或三餐粥,或以野菜充饑。
瑤民普通有釀酒,飲酒的習慣,有條件的家庭勞動回家時不論有菜與否,中午或晚上均飲一點自釀的水酒,及苦爽酒,絕大部分是自釀的20度左右的低度米酒,普遍瑤家有糯米釀的“苦爽酒”。
瑤族男子絕大部分有抽煙的習慣,但自己極少種煙,所抽煙葉均從市場購買?,幟衿毡樯a茶葉,但制茶方法粗糙,雖有種茶傳統(tǒng),而對茶葉卻缺保鮮,也無飲茶習慣,所產茶葉均用于與附近漢區(qū)換糯米、玉米、大豆或變賣用于販賣豬仔等物。平時口渴常飲坑溪自流水,或白開水。七八十年代后文化素質提高,懂得科學衛(wèi)生知識現在有條件者有飲茶習慣,但僅限于在家,野外做工,用竹筒、行軍壺裝白開水帶去工地,因歷史經驗教育了人們飲生水易生病。
豬油是瑤民日常生活食油,部分地方也食茶油和花生油。所食肉類除飼養(yǎng)的豬、牛、雞、鴨等家禽外,農閑時去野外獵取鳥獸,是瑤民日常及節(jié)日肉食的一大補充。過去瑤民日常極少用肉類佐餐,只是冬季,將自養(yǎng)生豬宰后制作熏肉。雞、鴨、牛肉、牛皮、牛腸、牛肚煮酸筍,姜、辣椒、石蛤(胸刺蛙)山鼠干煮辣椒,是可口佳肴。中造水稻田自養(yǎng)鯉魚、鯽魚或賣或自用。必背有楊溪合縱貫必背瑤寨一河兩岸十多里。楊溪河鰣魚,風味獨特,相傳為貢品。熏豬肉、鰣魚等常用于節(jié)日加菜或待客人。
種植的蔬菜,除自產的青菜、白菜、石韭、南瓜、豆角、魔芋、芹菜、茄子、黃瓜、蔥、蒜、辣椒、薯葉、姜等外,季節(jié)性的有竹筍、冬菇、木耳、山蕨子、苦齋、豆角、南瓜葉、南瓜蓀、南瓜花、葫蘆瓜、白芋梗。鴨血鴨肉燜白芋梗以及溪邊生的田婆菜??傊缴夏苁车亩疾蓙硎场9愁惣兿募居校鸿凌?、桃子、李子、楊梅、沙梨:秋冬季有:山楂果、糖梨子、崗稔子、中年獼猴桃、野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