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AV人与动物|久久丁香成人电影|玖玖玖玖资源网站|91福利网国产一区|AV成人动漫电影|人人操人人爽一区|久草大鸡吧资源站|城市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绯色av无码特区|亚洲情涩无码一区二区传媒

您好,歡迎來到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新華分社提供 九寨溝旅游 峨眉山旅游 西藏旅游 稻城亞丁旅游,來電請咨詢 4007-028-188
分享到:
主頁>旅游攻略>靈璧傳統(tǒng)文化

靈璧傳統(tǒng)文化

更新日期:2008-08-21
靈璧傳統(tǒng)文化 拉魂腔--迷人的地方戲 “拉魂腔”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川流不息經(jīng)常來靈北尹集一帶演出的小戲曲。以她的唱腔優(yōu)美,婉轉動聽而被譽為“九腔十八調(diào)”,是我青少年時期最喜愛的一種戲曲。 “拉

拉魂腔--迷人的地方戲
“拉魂腔”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川流不息經(jīng)常來靈北尹集一帶演出的小戲曲。以她的唱腔優(yōu)美,婉轉動聽而被譽為“九腔十八調(diào)”,是我青少年時期最喜愛的一種戲曲。
“拉魂腔”演出的范圍是在蘇北、魯南、皖東北的廣大地區(qū)。我的家鄉(xiāng),只是她活動的一隅,事隔五六十年,猶能回憶起當年有趣的情景。記得解放前農(nóng)閑時,常以設賭局,唱“拉魂腔”招人。特別是春季,因春會多,是“拉魂腔”演出的黃金時段。“拉魂腔”大多沒有戲箱(蟒靠頭盔),只有簡單的行頭,扎包頭、著便裝,生角穿大褂,戴禮帽,老生掛須口。化裝也較簡單。不搭大戲臺,只在平地上畫圓圈,打場子,讓觀眾圍觀。一班子八九個人(七忙八不忙)。伴奏有鑼鼓、梆子、土制琵琶--柳琴。演員一般都能敲鑼打鼓,彈柳琴,上場演戲,下場伴奏。演出的劇目有“大書觀”、“點兵”、“四告”、“牧羊圈”、“蝴蝶夢”、“井臺會”等。每場的開鑼戲叫做“押花場”,唱書篇子,邊舞邊唱,之后才是正戲。
在舊社會,唱戲的人被看成下等人,沒有社會地位,每到一處都要拜會當?shù)氐?ldquo;地頭蛇”、鄉(xiāng)官、鄉(xiāng)紳。弄不好就演不成。為了迎合“市井”的情趣,不得不搞些低級庸俗的鬧劇,如“十八摸”、“馬古驢換妻”等,淫詞濫調(diào),誨色誨淫。因此一般良民老百姓都不讓家中的少女少婦觀看,但一到逢春會,按習俗要開禁。那些小媳婦、大閨女,就如“出籠鳥”,聽起“拉魂腔”來,可真是興高采烈,心花怒放。那時候,一聽說哪里唱“拉魂腔”,方圓十里八里不分陰晴晝夜,像喝喜酒似的涌來聽唱。那時候如遇年景好,一些青年人趕集上店、耕地、拾糞,嘴里不斷地哼唱“拉魂腔”,舒心怡神,借以自娛。最典型的一例是:尹樓北溫村有一位年過七旬的王姓老頭,外號“老鼠眼”。只要聽說哪里唱“拉魂腔”,就懷揣干糧,風雨無阻地到場看戲。
“拉魂腔”為什么具有這樣的魅力,因為是:她扎根于淮海大地人民大眾生活的沃土之中。二百多年來,從“太平歌”、“獵戶腔”唱門子,到她廣泛的吸收民歌、小調(diào)、大鼓、洋琴、河南墜子等姊妹藝術的精華,形成獨具一格的“拉魂腔”。她是多少代藝人在漫長歲月中歷盡艱辛,用心血、熱汗、智慧澆灌的結晶。
“拉乎腔”里的“乎”可擬化成“拉洪腔”、“拉花腔”、“拉后腔”、“拉胡腔”,分為四腔。其中的“洪”、“花”、“后”、“胡”以及拉魂的“魂”字都是同一母音“合”。這不是什么巧合,而是血肉一軀,同氣連根。
此戲大致分為“四腔”,經(jīng)我回憶,并作了譜錄。都是骨架音,各有其迷人之處,而綜合集聚成“拉魂腔”以統(tǒng)領四腔,縱橫捭闔就更加迷人魂魄。由此可見“拉魂腔”這個芳名,并不是藝人們自封,而是廣大聽眾入迷喜愛,從肺腑中迸發(fā)出來的共同心聲。
當年“拉魂腔”班子你來我往、明星閃閃。其中大家公認的有男生角李久紅,夫妻唱的“梁祝十八里相送”較為拿手。男旦角劉洪標,人稱“小四子”,略有文化,唱腔扮相皆美。除搭班演出,還經(jīng)常懷抱柳琴單角獨演。其嗓音明亮、柔潤、高低旋,出神入化。女旦角外號“小響吧”(喇叭)色藝俱佳。唱“點兵”快板,字字清晰美如串珠,讓人傾倒。還有些好角,因我只賞其美不究姓名,就難以列舉啦。必須說明,“拉魂腔”還有一個別致的特性,就是板、眼不規(guī)范。不像京劇,固定的“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她除了快板四分之一外,其中板、慢板都是混合板(拍子)。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混合交叉進行。所以她能“拉魂腔”。也正因為這樣,她才能無拘無束,隨心所欲,如“鷹擊長空”自由翱翔,把拉魂的妙處發(fā)揮的淋漓盡致。最可惋惜的是藝人們當年即興創(chuàng)作的各式各樣新鮮優(yōu)美的腔調(diào),既無條件錄音,也無人記譜,隨著藝人的離世“人去樓空”,令人扼腕浩嘆!
我的水平有限,文中的錯誤不妥之處,敬請藝術大師、廣大的讀者批評指正。(作者:靈璧縣泗州戲團音樂指導尹正雨)

解縉“兩歌”傳抄本
前不久(1998年8月),筆者在編寫《解氏族志》中發(fā)現(xiàn)解縉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撰寫的《解氏世系歌》和《解氏源流歌》傳抄本。
解縉(1369--1415年)字大紳,江西吉水縣人,與靈璧解氏是同宗。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舉進士,授中書庶吉士。因上萬言書,批評朱元璋政令屢改、殺戮太多等事被罷官。建文帝時再出仕,主持纂修《太祖實錄》。永樂初年,任翰林學士,主編《永樂大典》。永樂八年以“私覲太子,無人臣禮”之罪下獄,永樂十三年(1415年)被殺害,著有《文殿集》、《春雨雜述》和《解學士詩集》等。
民間相傳,解縉七歲能詩,自幼擅長吟對?!督饪N巧對曹尚書》和《解縉應對朱元璋》等故事,曾廣為流傳。日本一些研究中國楹聯(lián)學者稱解縉為中國楹聯(lián)高手。《解氏世系歌》:“明明我祖,本于軒轅。至周武王,二十世傳。唐侯再世,號晉始大……”四言詩,一百四十句,一氣呵成。
《解氏世系歌》和《解氏源流歌》作者署名分別為“解縉”與“縉”。“兩歌”是專門為同宗解氏編修族譜而作,故解縉又在“世系歌”文尾署“圻州公二十四(世)孫縉謹書”。“源流歌”雖未注明作品寫作年月,但一般人認為它和“世系歌”為同一時期的作品。因為一部宗譜修訂既要有世系考,也要有源流考,兩者同時需要。
“兩歌”手抄載于《解氏宗譜》之《祖源考》卷。此宗譜初修于成化七年(1471年),之后經(jīng)過七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于清順治十年(1653年)。隨著《解氏宗譜》多次重修,“兩歌”又經(jīng)過多次傳抄,一些字詞在傳抄中難免有誤(異),于是造成“兩歌”出現(xiàn)不同版本。“兩歌”計有19個字(詞)加注說明與其他版本不同。
按世俗,一個氏族在編修宗譜中,皆要由本族有名望的文人寫序、寫祖源考和世系考。洪武三十一年,解縉經(jīng)禮部侍郎董倫等推薦,成為“翰林待詔”,在家很清閑。此時同宗編修宗譜,請同宗解縉撰寫《源流考》和《世系考》,一是解縉有這個義務;二是解縉有這個才能;三是解縉有寫作時間;四是解縉有這個資格。
“兩歌”記述:上自軒轅黃帝、下至北宋數(shù)千年間解氏宗族發(fā)展變遷史,以及解氏族人武功文治事跡。

解學士詩聯(lián)
明翰林學士解縉,江西吉水人,相傳七歲能詩,擅長吟對,與靈璧解氏同宗。他的詩聯(lián)過去在靈璧廣為流傳?,F(xiàn)將經(jīng)過整理的《解學士詩聯(lián)》摘錄于后,以饗讀者。
解縉在大街上見一個犯奸和尚,作詩嘲之:知法又犯法,出家又帶枷。四塊無情板,枷個大西瓜。
年三十晚上寫春聯(lián),解縉見對門曹尚書家有竹園,寫一聯(lián)云:門對千竿竹,家藏萬卷書。
次日曹尚書見解縉之此聯(lián),命人將竹子砍去半段,命人去看解家對聯(lián)扯去沒有。只見紅紙接長一段云:門對千竿竹短無,家藏萬卷書長有。
曹尚書命人請解縉來府上,以便借機羞辱解縉。
曹尚書出對云:小犬無知嫌路窄;
解縉對云:大鵬展翅恨天低。
曹指石獅子又出對云:石獅子,頭頂石香爐,幾時得了?
解縉將泥判官回答對云:泥判官,手拿生死簿,何日勾銷?
曹尚書又出對云: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解縉回答對云: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人敢彈?
曹尚書見解縉穿的是綠衣,遂出對譏之:出水蛤蟆穿綠襖,
解縉指曹尚書紅袍回答對云:落湯螃蟹著紅袍。
曹尚書問解縉:“你父母做什么生計?”
解縉答:“父親肩擔日月街前賣,母親在屋里擺乾坤。”
曹尚書見解縉果有奇才,遂以女兒相許。
君王見解縉年十四中黃甲,乃問之:“卿于試官有親戚么?”
縉即作詩云:微臣不與試官親,一朝天子一朝臣。甘羅十二為宰相,臣比甘羅長二春。
解縉與同僚同游,見一駱駝。解問同僚:“此何物?”二同僚是北方人,承答:“南方?jīng)]有蠻驢。”解知是傷己,作詩一首:頭是胡羊頸是鵝,也非驢馬也非騾。此物南方真?zhèn)€少,畜生惟有北方多。
解縉個子不高,有人譏笑??N作詩一首:世人笑我矮矬矬,我笑世人著衣多。倒吊起來無點墨,身長十丈待若何?
君王與解縉同行,見雞生蛋,命吟詩:圓不圓來方不方,卻將天地盡包涵。欲分內(nèi)外兩重白,全鎮(zhèn)中央一點黃?;煦缥捶窒扔邢?,乾坤出水顯形藏。養(yǎng)成羽翼沖霄漢,化作金烏運太陽。
君又命解縉:“你作粽子詩”??N曰:糯米麻竹中包,才然放下腳先拋。只因就里滋味好,不免君王為解腰。
君王見猛風攪雪,命解縉作詩:漫天風雪亂交加,雪條風吹滿面花。風送雪來如玉白,雪隨風去似銀沙。
君王乘馬遇大雪,命解縉作詩:一片東來一片西,輕輕落地不沾泥。玉皇知主排鸞駕,幫作銀花襯馬蹄。
君王問解縉:“儒、釋、道三教,朕從哪一教好?”奏道:臣不敢定,有詩:也要看經(jīng)也讀書,從仙從釋亦從儒。昔日始皇坑滅典,雖知哭骨變何如?;兆诰吹佬钠颍涞蹖ど餐鲌D。惟有大明賢圣主,無偏無黨總依從。
君伴縉船上游,解縉落水急跳上岸,作詩:腳踏船頭忽兩開,天官與我洗塵埃。君王莫笑衣衫濕,才向龍門跳出來。
君王扶解縉上山要詩: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在山頂上。舉頭紅日白云低,萬里江山皆一望。
君王乘馬路中見解縉,勒馬要詩:君王勒馬要詩篇,李白詩中借一聯(lián)。金勒馬嘶芳草地,玉樓人翠杏花天。
解縉一日指“天無公道”題詩一首:凈手焚香禱告天,天公兩件不周全。無徒兇暴終日落,積善之家受炭愆。打街罵巷雄抖抖,看經(jīng)念佛病懨懨。天公尚且無公道,何況為官不掛冤。
君王命解縉以筆為題作詩:紫竹纖毫線扎成,如龍似虎伴書生??蕘碛癯幊刂酗垼栂蚧ü{紙上行。寫奏我王臣宰懼,題詩入廟神鬼驚。雖然不是龍泉劍,曾與君王定太平。
解縉幼年作詩二首言志:錦鱗未便志常存,怒了須教天下渾。兩眼并不觀泉水,一心只是跳龍門。千重羅網(wǎng)應難阻,萬流垂釣總不吞。待吾一時鱗甲就,呼風喚雨潤乾坤。
生平志氣與天高,莫把文章結富豪。膽大鋸龍頭上角,心雄拔虎嘴邊毛。舉手就捉天邊月,入水能擒海上鰲。但看來年春信報,脫卻藍衫換紫袍。
天下雨,地滑跌倒解縉,眾笑,解縉作詩云:春雨滑似油,下得滿街流。跌倒解學士,笑煞一群牛。
解縉在京寄妻詩一首:一去京華忽幾秋,夢魂常在錦江游。堂前地上勤勤掃,架上詩書好好收。禾黍熟時頻照顧,籬笆破處且增修。阿姑當奉兒當訓,辛苦終為遠大謀。
解縉臨危作詩云:文星耿耿犯天顏,虛度春光三十年。指望曾參養(yǎng)曾皙,誰知顏路泣顏淵。白頭老母扶靈案,紅粉佳人列紙錢。但看來年寒食節(jié),一聲兒罷一聲天。

唱小調(diào)
唱小調(diào)的多是婦女。她們雖以演唱為生,但不屬江湖,沒有組織。所以,她們只能在農(nóng)村挨門乞食,并不能到街上去演唱。她們演唱小調(diào)內(nèi)容多是情歌,如《小五更》、《十二月》、《小光棍哭妻》之類。著名的安徽民歌《摘石榴》就是解放前唱小調(diào)者演唱的內(nèi)容之一。下面是《摘石榴》的兩節(jié)唱詞:
姐姐南園摘石榴,
哪家的討債鬼隔墻打磚頭喲,
剛剛打了奴家一磚頭哎喲!
要吃石榴你摘了兩個去,
要想談心你跟奴上繡樓喲。
呀兒喲呀兒喲,依格依格呀兒喲,
你不該打了奴家一磚頭喲!
一不吃你石榴二不上你樓,
談心怎么能到你家里頭,
呀兒喲呀兒喲,依格依格呀兒喲,
打磚頭為的是約你去遛遛哎喲。
昨天為了你挨了一頓打,
今天為了你挨了一頓罵,
挨打受罵都為你個小冤家哎喲!
…………
唱小調(diào)的多是淮南人。說起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傳說,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從小在鳳陽一帶要飯,在某村認了一個干娘,這個干娘對朱元璋很好。后來朱元璋做了皇帝,有人對他干娘說:“你干兒子做了朝廷,你還不去找他嗎?”干娘聽了,果然到南京去找他。朱元璋見了干娘熱情接待,并詢問家鄉(xiāng)人民的生活情況。朱元璋問:“今年鄉(xiāng)親們的生活怎么樣?”干娘說:“自從你做了朝廷,這兩年風調(diào)雨順,鳳陽一帶是十二分的年頭!”朱元璋說:“這就好了,從今以后家鄉(xiāng)父老們就唱著過吧!”誰知朱元璋是皇帝,金口玉言,打那以后,鳳陽一帶年年遭災,老百姓只好到外地唱小調(diào)乞討度日,一天不唱就沒法過,真是要唱著過了。所以,鳳陽有一首民謠說:“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洪武,十年倒有九年荒。”
后來,鳳陽縣周圍幾個縣,如:五河、靈璧、泗縣一帶的貧苦農(nóng)民也都去以唱小調(diào)謀生。
唱小調(diào)的不在三教之列,也沒有師傅。

唱大鼓
唱大鼓的演唱時,一手敲擊大鼓,一手打著鋼板或木板。他們有時挨門乞討,有時在集鎮(zhèn)上扎場子演唱,晚上則在農(nóng)村唱鄉(xiāng)場子。挨門演唱,群眾稱為趕門頭。趕門頭演唱的內(nèi)容都是些書篇子,即小段子。趕門頭的只能要飯或要一點粗糧;而扎場子演唱,在街上則按關子要錢,在農(nóng)村則按場次要錢。每到逢集的時候,特別是逢春會的時候,你便可以看到那些唱大鼓的,三三兩兩來到街頭或街后,他們肩背大鼓,相互寒暄,經(jīng)過一番謙讓磋商之后,才確定今天誰唱。一般只能扎一個場子,有時生意相“頂”了,兩個藝人互不服氣,就扎兩個書場。
唱大鼓在演唱時先要作詩。說是作詩,其實是念一首詩,有時就是他們江湖上編的四句順口溜。唱大鼓的為什么要作詩呢?據(jù)說這是為了感謝老師。老師是誰呢?這里指的并不是學藝的老師,而是所唱的書的作者,他們認為是圣人,也就是孔夫子。所以,這四句詩是非作不可的,不作詩就是欺師滅祖,老師傅知道該活埋,同行伙計知道該揍六十棍。作了詩之后還要唱一個篇子才能開篇書。書篇子內(nèi)容都很短,多則百句,少則十來句?;幢币粠С3臅佑校骸恶R前潑水》(即《朱買臣休妻》)、《羅成算卦》、《姜子牙賣面》等等。唱大鼓的分兩種,一種是唱書的,他們演唱的多是刀馬詞,如《響馬傳》、《金槍大北宋》等;另一種是說平詞的,他們說的多是武俠及公案小說,如《三俠劍》、《濟公傳》之類。唱了一段之后就要錢。要錢的時候,有的請排官,有的是唱書人自己下場子要。聽書的人都要給錢,給多少沒有規(guī)定,實在沒有錢,不給也行。唱書人最怕亂場子,特別是要錢的時候。有些愛聽騙書,一到要錢時就跑了,等要完了這次錢才回來聽。一般情況下,一場子書要五六次錢,也就是五六關子。一場子唱完之后,如果唱書人到多了,他們便要分份子,江湖上的術語中“啃板凳腿”。分份子的時候,演唱者先把唱的錢拿起來一半,這是“辛苦費”,另一半錢大家平分(演唱者仍有一份)??邪宓释缺仨毷墙肿硬庞匈Y格,沒出師的徒弟是不夠格的。
唱大鼓的要認師傅,沒有師傅是不行的,就是你自己學會了唱書,也要認個師傅。如果沒有師傅,在解放前是絕對不能跑江湖的,同行的盤查起來,要掛你的生意,也就是要沒收你的大鼓。解放后,沒有師傅仍要受人家歧視。認師傅要花錢,而以遞帖子為憑據(jù)。遞帖子這天要舉行儀式,要把本門里所有的長輩都請到。酒席宴上,徒弟要給長輩們逐個磕頭。這時,師傅就給徒弟介紹:這是你師大爺,這是你師叔,這是誰個誰個。師傅當場要向大家聲明,這是我的小孩,以后在江湖上有差錯大家要包涵。有些師傅給你帖子之后并不教你什么書,只讓你去趕門頭為他要東西。所以常言說,投師不如訪友。

唱揚琴
唱揚琴又叫唱墜子,也叫唱絲弦。演唱者的主要樂器是墜子和琴、板。唱揚琴可以二人聯(lián)唱,也可以一個單唱。二人聯(lián)唱,就是一人拉墜子,一人敲琴打板;一人單唱,如果扎場子唱,就是自拉墜子自打板(這種板子是用腳踩的,叫腳板,或叫腳梆子)。唱揚琴的多是一男一女,而演唱的內(nèi)容也跟唱大鼓的截然不同。群眾稱大鼓為武書,而稱琴書為文書,因為琴書多是愛情故事,如《白綾記》、《玉杯記》等。
唱揚琴跟唱大鼓的一樣,可以一個人趕門頭要飯,也可以在集鎮(zhèn)上扎場子演唱要錢。一個人趕門頭時,只拉墜子,不打板子敲琴。唱揚琴和唱大鼓的雖同屬江湖,但他們不一路,所以在集上唱書,他們從來不合場子,而且經(jīng)常會頂起來。唱揚琴最拿手的節(jié)目是《打蠻船》。唱揚琴的在收徒弟等各方面的規(guī)矩跟唱大鼓的一樣,也要遞帖子,收壓帖禮。如果你的徒弟又收了徒弟,你再收徒弟,就要跟大徒弟們打個招呼,要征得他們的同意。不然的話,你收了一個小徒弟,就等于給大徒弟孫收了一個小師叔。

梁山伯與祝英臺(泗州戲唱段)
太陽一出紫靄靄,一對學生下山來。
前邊走的梁山伯,后邊緊跟祝英臺。
出學堂來離學堂,學堂前邊影壁墻。
影壁墻旁邊梧桐樹,梧桐樹上蹲鳳凰。
大鳳凰來二鳳凰,這枝跳來在那枝上。
母子點頭公子叫,口口叫的狀元郎。
久后一日能得中,回頭封你鳥中王。
祝:梁大哥久后一日你得中,我小九給你娘娘。
梁:九弟啦,烏紗大帽留誰戴,我掙來珠冠霞帔你穿上。
英臺說烏紗大帽留你戴,梁大哥珠冠霞帔我穿上。
梁山伯擺手就說拉倒罷,叫一聲小九話說改了腸。
小弟啦,你我都是男子漢,為什么說話竟弄女孩腔。
祝:走一山來又一山,山上樵夫砍竹竿。
砍著大的長街賣,砍著小的釣魚竿。
釣個鲇魚能張大嘴,釣個鯉魚紅尾尖。
釣個螞蝦兩只眼,釣個鱭花一身斑。
梁大哥,老頭為誰把魚釣,你為哪個送下山。
梁:山伯說,老頭為妻把魚釣,我為九弟送下山。
祝:走一坡來又一坡,坡底下邊蘆葦棵。
梁哥哥你在這里等等我,我到葦棵裹裹腳。
梁:山伯說,你我都是男子漢,又不是二八佳人裹小腳。
祝:走一墳來又一墳,墳墓里邊有死人。
你比死人多口氣,死人比你強十分。
梁:我今送你回家轉,你不該拿著梁哥比死人。
山伯聞聽開言道:罵聲小九太淘神。
祝:走一井來又一井,井井里邊照人影。
咱倆好比牛郎織女井邊站,一男一女笑盈盈。
祝:走一井來又一山,前邊頂?shù)进P凰山。
鳳凰山上百花開,缺少玫瑰和牡丹。
梁哥如果愛牡丹,等我一日把家還。
我家有棵好牡丹,梁哥想采不費難。
梁:你家牡丹雖然好,千里迢迢不好搬。
祝:梁哥哥,如果我是女紅裝,我問你,愿成單來愿成雙?
梁:九弟啦,你家如果有紅裝,不愿成單愿成雙。
祝:走一橋來又一橋,獨木小橋搭的高。
梁大哥,我身子大來腳又小,怎能背梁哥哥來過橋。
梁:山伯走上前扶一把。
祝:梁大哥,咱二人好象牛郎織女過鵲橋。
梁:九弟啦,你以后再把女話說,哪個龜孫還給你一被窩。
祝:走一門來又一門,門外有個賣花人。
有心買給梁哥戴,梁哥不是戴花人。
梁:九弟啦,女子戴花人歡喜,男子漢戴花笑死人。
祝:走一莊來又一莊,莊莊小狗瞎梆梆。
死小狗為啥不咬男子漢,單咬后邊的女紅裝。
梁:九弟說話太荒唐,為啥你是女紅裝?
以后再把女話說,哪個妻侄還送你下山崗。
祝:走一溝來又一溝,溝溝小孩扒泥鰍。
扒個大的放盤里,扒個小的揪掉頭。
大的好比咱梁哥,小的好比女嬌流。
男的前邊多自在,女的后邊心犯愁。
梁:九弟說話不對頭,怎么說你女嬌流?
我今送你把山下,見著二老不犯愁。
祝:走廟堂來又廟堂,前邊頂?shù)接^音堂。
觀音老母上邊坐,梁大哥,你我二人來拜堂。
梁:九弟說話太荒唐,說出此話不應當。
你我都是男子漢,咱兄弟二人怎拜堂?
祝:梁大哥,小弟說話太荒唐,我給梁哥賠禮到這旁。
走一井來又一井,井井里邊有木桶。
我三番五次往下系,千提萬提提不醒。
提不醒來提不醒,倒叫英臺沒法子生。
祝:走一窯來又一窯,窯里出來兩個貓。
咪貓喊來公貓叫,公貓抱住咪貓腰。
公貓上邊一使勁,咪貓下邊存存腰。
梁大哥,我觀著觀著淫心動,
往下看……我紅綾褲子有點潮。
祝:咱二人前走后跟往前行,望了望,前邊頂?shù)绞锿ぁ?
英臺有話開言道,叫聲梁哥停一停。
咱二人坐下歇歇腿,叫聲梁哥聽我明。
我家有個同胞妹,她與小九是同庚。
妹妹今年十八歲,她的名字叫祝九紅。
今個天,我與你二人做媒證,梁大哥但愿同意這一宗。
單等著八月十五學館滿,你回家托媒要到咱家中。
梁山伯聞聽此言心歡喜,叫九弟你的心意我領情。
單等到八月十五學館滿,到你家去給二老問安寧。
他二人十里長亭分了手,下回書祝家莊上訴別情。

朱買臣休妻
說的是臘月三九雪花飄,朱買臣打柴為生住寒窯。
朱買臣白天高山把柴打,到晚上月光之下文章抄。
清早起有根扁擔拿在手,轉身來又拿過捆柴繩兩條。
朱買臣打柴來到半山上,不料想老天不住下鵝毛。
朱買臣昂臉朝天嘆口氣,連把那龍王老爺怨一遭。
老天爺哪里是把大雪下,分明是下的片片殺人刀!
朱買臣肩扛扁擔回窯轉,寒窯里驚動崔氏女多姣。
崔氏女開口沒把旁人罵,連把這窮種秀才罵一遭。
想當初俺在娘家為閨女,一不愁吃來二不愁燒。
到夏天穿的都是綾羅緞,到冬天都穿皮襖小二毛。
自從俺跟你窮種把門過,整日里一無吃來二無燒。
頭上邊頂著一塊破藍布,身穿著一個小襖不蓋腰。
穿一條黃布褲子難遮體,腳上邊一雙破鞋麻線繚。
象這樣少吃無穿怎么過,倒叫俺越思越想越難熬。
崔氏女越說越惱越有氣,朱買臣叫聲娘子聽分曉。
叫一聲賢妻你且耐心等,等到那晴天日出雪化了。
俺也能高山打柴大街買,到那時又有吃來又有燒。
又聽說不久京都開考場,我準備京城趕考走一遭。
單等著三場考畢得了中,賢妻你一品夫人掌后腰。
朱買臣句句吐實言,氣得崔氏直跺腳。
罵一聲:你這個窮種不知丑,我知道你的文章不算高。
你蒜臼頭怎戴萬歲烏紗帽,牛腚怎穿圣上蟒龍袍。
瘋狗腰怎么能勒藍田玉,鴨爪蹄怎么能穿朝靴去上朝。
叫窮種今天快把休書寫,姑奶奶可也跟你受夠了!
崔氏女不論好歹往下罵,朱買臣心頭好似插鋼刀。
你看他,伸手拿過筆一管,無奈何眼含熱淚寫休條。
上寫著:小生買臣親頓著,拜一拜岳父岳母二年高。
別怪我買臣來把休書寫,只為你女兒跟俺過夠了。
又寫上張家?guī)閺埰蓿罴乙部扇⑷ヅ潲[姣。
賣菜的大哥領了去,買臣不要半分毫。
倘若是張王李趙都不要,任憑她剃頭削發(fā)把磬敲。
朱買臣一紙休書來寫好,你看他休書就往地下拋。
崔氏女見到休書心歡喜,一探身去拾休書忙彎腰。
崔氏女她把休書忙拾起,念一聲阿彌陀佛可好了!
俺好比打開玉籠飛彩鳳,又好比掙斷金索走龍蛟。
從今后俺要去走陽關道,朱買臣你走你的獨木橋。
俺好比高山一棵靈芝草,你好比湖野一棵臭黃蒿。
崔氏女手拿休書揚長去,朱買臣五內(nèi)好比滾油澆。
崔氏女走有百步?jīng)]轉臉,結發(fā)之情盡皆拋。
寒窯里自從崔氏走了后,附近的親親鄰鄰都來了。
這個說京都如今開考場,那個講不如趕考去瞧瞧。
買臣說有心京都去趕考,只因為沒有盤費枉徒勞。
眾鄰居聽到此言受感動,一個個急忙都把銀錢掏。
朱買臣有了路費心歡喜,轉身來謝過鄉(xiāng)親離寒窯。
朱買臣離開寒窯回頭望,看了看家家什什很難過。
東墻上八年蓑衣沒有領,西墻上十年狗皮磨掉毛。
炕上邊幾塊土坯煙薰透,鍋門上還有一把干黃蒿。
有一個盛水瓦缸爛半個,缸里邊還有個麻線繚的破水瓢。
窯門上幾根樹枝編門扇,門旁邊還有幾個霉辣椒。
朱買臣離開寒窯暫不講,回過來再說崔氏女窈窕。
崔氏女離開寒窯往前走,迎面來遇到石匠張大橋。
大橋問:娘子哪里去?崔氏說:買臣把俺休掉了。
張大橋聽到此事心暗喜,叫一聲崔氏大嫂聽分曉。
俺家里山前沙地十八畝,山后邊還有兩座石灰窯。
家中里十八吊常錢睡著覺,每年里十八石小麥收的牢。
可就是家中缺人來辦飯,只為俺人物相貌長的孬。
崔氏女走到跟前拍肩膀,叫一聲石匠大哥長的標!
如若你不嫌奴家長的丑,俺情愿跟你去家把鍋燒。
崔氏女跟著大橋回家轉,過幾天她想起點子吃刁巧。
清早起烙上油餅卷鴨蛋,半拉晌羊肉又把餅子包。
到中午大米干飯熬豬肉,晌午西油煎鯉魚糖醋燒。
傍晚時糯米白糖裹粽子,到晚上老母雞湯下面條。
崔氏女睡到半夜高了興,爬起來光著屁股炸糖糕!
崔氏女一天倒吃七頓飯,張大橋滿腔怒火心中燒。
崔氏女過門剛剛三年整,眼看著石匠家業(yè)吃干了。
山前邊賣了十八畝青沙地,山后邊又賣了兩座石灰窯。
家中里糧食銀錢花干凈,這一天逼著大橋賣鏨包。
崔氏說今天不把鏨包賣,到明天老娘要動切菜刀。
張大橋一聽此言心害怕,半夜里背起鏨包忙脫逃。
自從那張家石匠逃跑后,崔氏女整天要飯懷抱瓢。
這一天崔氏女正在往前走,迎面前來了一個貨郎挑。
貨郎說,嫂子你還把飯要,可知道朱買臣京都得中了。
如若是俺說這話你不信,你看看人馬已到青石橋。
崔氏女看到前邊人共馬,好叫她心中歡喜笑眉梢。
呵嚓嚓撅斷手中要飯棍,撲嗵嗵摔爛她的要飯瓢。
崔氏女急急忙忙往前走,高喊道,兵丁兒郎聽分曉。
到后邊快給狀元老爺報,就說是狀元奶奶我來了!
不多時大隊人馬兩邊閃,朱買臣坐在轎里對外瞧。
崔氏女來到轎前雙膝跪,叫了聲奴的夫主你可來了!
自從你京都一去三年整,小奴家俺的貞節(jié)保的牢。
白天里東西南北去要飯,到晚黑俺單人獨自住寒窯。
要到了殘茶剩飯奴家用,要著錢南里北里買香燒。
奴家俺燒香不為哪一個,都為著保佑夫主官位高。
現(xiàn)如今你身中狀元得富貴,可知道奴家俺日子多難熬。
朱買臣聽到這里心煩惱,叫兩邊趕快打來水一筲。
兵丁們這時打來一桶水,朱買臣扳倒水桶地下澆。
叫崔氏快把潑水來收起,你就是狀元奶奶福分高。
如若是今天收不滿這筲水,我叫你拉到營門去開刀!
崔氏女聽到此言不怠慢,你看她連泥帶水掠半筲。
崔氏女見此光景心慚愧,你看她一頭撞死青石橋。
朱買臣還念從小結發(fā)義,賜給她一條蘆席埋在荒郊。
(李樹彬口述,冉獻強整編)

潘金蓮拾麥
唱的是清河縣春旱秋澇大荒年,難壞了武大郎與潘金蓮。
清水打牙日子沒法過,西北風雖大難保肚子圓。
武大郎聽說陽谷縣里收成好,不如拾麥到那邊。
倘若是麥子能拾七八斗,回家來我打燒餅你紡棉。
潘大姐聽到這里心歡喜,連把那丈夫叫一番。
你到那前邊屋里收拾好,我去內(nèi)間換衣衫。
潘金蓮烏木梳子來拿過,對著鏡上梳下攏巧打扮:
左邊梳的龍戲水,右邊梳的虎登山;
前梳昭君去出塞,后梳伍員過昭關;
周圍梳的云點翠,海水波浪在里邊;
當中梳座神仙廟,廟里供著三神仙。
若問神仙哪三個?桃園結拜弟兄三。
南京官粉搽臉上,蘇州胭脂點唇邊;
上穿桃紅毛寶褂,下穿合體水翠蘭;
八折羅裙腰中系,八個飄帶系上邊;
芝麻梭子銀鈴鐺,叮叮當當響的歡。
潘金蓮梳洗打扮準備好,武大郎收拾行李挑起擔。
這一天來到陽谷縣東關,只見那茶館門前碗摞碗。
有幾家木匠鋪里斧頭響,又見那酒店門口瓶靠壇。
有幾家鐵匠爐上冒黑煙,又聽那黑棚底下包子喊。
有多少王孫公子騎駿馬,有多少二八佳人享悠閑。
武大郎他在前邊大步走,潘大姐后邊款動小金蓮。
摸牌的看見潘金蓮,摸個白板當老千;
開染坊的看見潘金蓮,眼看大紫說老蘭;
賣布的看見潘金蓮,只顧撕布不要錢;
賣雜貨的看見潘金蓮,抓一把紅糖當毛煙。
為什么往日吸煙有煙味,我的乖乖,今天吸煙這么甜?
吃客看見潘金蓮,拿一塊磚頭嘴里填,
呵嚓一口沒咬動,四個門牙硌掉三!
對著老板大聲叫,你的饃饃為何面不暄?
皮匠看見潘金蓮,錐子直往大腿鉆;
開藥店的看見潘金蓮,竟把砒霜當黃蓮,
買藥的拿到家里去,吃了一命染黃泉。
鐵匠看見潘金蓮,正打鋤頭改鐵锨;
木匠看見潘金蓮,拿起斧頭把手砍;
打燒餅的看見潘金蓮,燒餅貼在腚上邊,
他往后邊猛一坐,坐的一腚膠巴粘,
賣燒餅的開口罵,哪個孬種吐的痰。
賣面條的看見潘金蓮,鍋里倒了三斤鹽。
炸油條的看見潘金蓮,兩手都朝鍋里填。
燒鍋的看見潘金蓮,抱起小腿當柴燃,
燒了半天不著火,才明白,今天木柴不大干。
理發(fā)匠看見潘金蓮,連毛帶肉刮得歡。
就聽刺啦一聲響,不好了,黑發(fā)變成血老千!
賣琉嘣的看見潘金蓮,刺啦滑倒面朝天,一挑琉嘣都摔完;
賣琉嘣的不服氣,對著老天發(fā)誓言:
到明年大姐再來陽谷縣,我一定去到蕪湖販車釧,
那家伙本是生鐵貨,不怕擠來不怕顛。
還有那幾個光棍沒看到,就好像幾頭叫驢撒了歡。
這個光棍咂咂嘴,那個光棍叫遺憾。
這個說,能看金蓮笑一笑,敢保證,定能快活七八年。
那個講,能給金蓮說句話,一定能管叫三冬不穿棉。
這個說,能陪大姐喝杯茶,縱然是死到黃泉心也甘。
那個講,能陪大姐過一晚,不要吃齋成神仙。
潘金蓮陽谷縣里走一趟,老百姓迷迷登登好幾天:
老頭子一天睡倒三百二,小青年忽啦睡倒兩千三!
且不說陽谷縣人人想成病,再說這金蓮拾麥到田間。
潘金蓮彎腰拾個大麥穗,你看她滴滴溜溜地甩著玩。
潘大姐麥地田頭只一站,驚動了長工短工停了鐮。
齊聲叫,兄弟哥們都來看,大白天出來個女神仙。
割頭趟子的看見潘金蓮,叫聲大姐聽我言:
你可前可前再可前,抱個麥個子懷里填。
割二趟的看見潘金蓮,麥個子送到她手邊。
潘金蓮連連擺手俺不要,扎壞了俺的褂子無線連。
不說麥地亂了套,這時候傭人送飯到地邊。
大領拿過白單餅,二領拿過咸鴨蛋。
白單餅硬往金蓮手里送,咸鴨蛋盡往金蓮嘴里填。
且不說潘金蓮地里把飯用,西門慶騎著大馬來閱邊。
大官人一看金蓮長得俊,你看他遛達到跟前。
近前來彎腰施個周公禮,尊一聲嫂子不知聽我言:
你倆跟我家里去,強似拾麥在外邊,
我家里田地倒有幾百畝,哪一點都夠你倆吃和穿。
大嫂你天天后園把花潤,大哥他就在外邊種菜園。
只要你夫妻二人好好干,保你們榮華富貴享不完。
潘金蓮跟著西門慶回家去,到后來他們二人通了奸。
定巧計毒藥酒害死武老大,西門慶獨自霸占潘金蓮。
直到那二弟武松把山下,獅子樓逮到西門慶才報冤。
(董慶云口述,冉獻強整編)

陳妙常相思
言的是油盡燈殘月滿樓,陳妙常獨坐禪房悶憂憂。
思想起風流才子潘必正,好叫奴時時刻刻掛心頭。
想當初小奴與你不識面,那時節(jié)一無煩惱二無憂。
自那日大佛殿前見一面,好叫奴淑女反把君子逑。
一愛他人品出眾長得好,二愛他言談舉止性溫柔。
三愛他聰明伶俐多儒雅,四愛他滿腹文章貫斗牛。
五愛他詩詞歌賦篇篇錦,六愛他文質(zhì)彬彬甚風流。
七愛他胸懷凌云報國志,八愛他含辛茹苦讀春秋。
九愛他氣度不凡奇男子,十愛他處處可人趁心頭。
是怎么冤家生來合奴意,卻叫我狂瀾驟起心難收。
愿與他花開并蒂結連理,顧不得深閨森嚴面含羞。
小冤家約定佳期今晚會,是怎么夜靜更深不露頭?
眼看著月影西斜三更后,耳聽得金風吹動玉蓮鉤。
又聽得梧桐葉落聲嚦嚦,更堪那杜鵑啼歸伴離愁。
俏佳人盼郎不到歸房去,無奈何連衣而臥鎖眉頭。
且不言紅粉佳人盼才子,再說那潘生書房悶悠悠。
思想起可意人兒妙常女,愛煞人鸞鳳諧和兩情投。
初見日朱唇未動先含笑,秋波眼來往不住把情留。
自那約定今晚將我等,好叫我輾轉反側犯憂愁。
我有心今晚去把陳姐會,怕只怕姑母知道不甘休。
再說我今晚不會陳大姐,那佳人禪堂怎禁滿腹愁。
潘必正拿定主意禪堂去,看了看明月當空照九州。
行走那大佛殿前輕輕過,偏遇著姑母燒香殿前頭。
老觀主聽見腳步抬頭看,問了聲:“月光之下何人走?”
潘必正聞聽此言忙開口,他說道:“侄兒到此信步遛。”
觀主聽說侄兒月下走,不由她滿臉狐疑皺眉頭。
這庵中唯有你是男子漢,其余人念經(jīng)念佛盡女流。
你本是讀書之人宜自重,且不可無事生非惹閑愁。
要學那坐懷不亂柳下惠,關云長夜?;噬┟烂簟?
且莫學呂布貪色人恥笑,且莫學張生月下跳墻頭。
這是我肺腑之言須謹記,望侄兒發(fā)奮讀書功名求。
倘若能金榜題名門庭顯,也是俺姑母教侄美名留。
老觀主一番教訓歸房去,潘公子低頭無語生怨憂。
恨只恨姑母燒香還不睡,你怎知我與妙常情意投?
那佳人好比織女河邊站,我好比隔岸牛郎對碧流。
老姑母好比王母心腸狠,用金簪劃道銀河隔鸞儔。
無奈何回到書房門關上,孤單單一陣凄涼一陣愁。
空對那滿架讀書無心看,惱上來錦繡文章一筆勾。
聽了聽鐵馬檐前叮當響,聽了聽秋蟲哀鳴聲啾啾。
一陣陣風吹綠竹搖碧影,一聲聲杜鵑啼血增新愁。
這時候半夜雞鳴人寂靜,潘必正邁步直奔藏經(jīng)樓。

潘必正偷詩
言的是奇花異草香氣濃,見了些夭桃嫩柳弄東風。
觀不盡花影觸物物皆動,有許多景色感人人盡同。
漫說那天涯路途多游子,就連那禪堂靜修也動情。
白云庵有個陳氏嬌憐女,只因為兵荒馬亂不安寧。
入庵中投拜禪師去受戒,才叫她改名妙常學念經(jīng)。
她與那觀主侄兒潘必正,兩個才貌相當妹兄稱。
他兩個彼此都有相愛意,缺少個紅媒月老拴赤繩。
那一日妙常正在禪堂坐,一陣陣惱恨春色怨東風。
見多少貪花蝴蝶宿花蕊,還有那采蜜游蜂鬧花叢。
只見它紛紛嚷嚷綠葉下,又見它去去來來花叢中。
為什么寢食不離紅綠里?怕的是嫩顏一去再不紅。
似這等蠢蟲也有愛花意,何況是人為天地萬物靈!
眼見那香煙靄靄終須散,眼見那飛絮飄飄一場空。
堪嘆奴身如浮萍誰作主,怎禁那日月如梭一轉晴。
癡呆呆盼郎盼到金烏墜,忽聽得譙樓梆聲起定更。
只覺得夜靜更深倍沉悶,凄慘慘淚灑墨池寫春情。
詩曰:
暮鼓沉沉松含寂,云牌閃閃伴青燈。
孤衾輾轉黃昏后,一點春心寄夢中。
陳妙常詩罷難禁相思意,不由得精神恍惚眼難睜。
悶沉沉伏幾而眠香魂去,魂悠悠春夢相會潘相公。
在此時必正病愈閑散步,暗來到碧紗窗外側耳聽。
慢慢地輕移腳步把門進,但只見一盞殘燈半昏明。
舉目看一幅云箋放幾上,云箋上筆跡未干翰墨濃。
潘必正再三吟詠知心意,好一似從天降下月老翁。
喜孜孜暗將詩稿藏袖內(nèi),情脈脈觀看妙常玉美容。
只見她淡淡桃腮春意露,手托腮面帶憂容眼朦朧。
真正是天生麗質(zhì)世間少,恰似那嫦娥出離廣寒宮。
也不知夢里長嘆因何事,為什么伏幾而眠在房中?
我不免上前將她來驚醒,看看她拿何言語訴衷情!
想到此咳嗽一聲落了坐,陳妙常猛然醒來吃一驚。
見潘生含怒急忙欠身起,怨一聲好個無禮潘相公。
你為何廣讀詩書不知禮,豈不知男女授受禮不通?
我問你不在書房把書念,為什么闖進禪堂胡亂行?
我同你前殿去見老觀主,問你個夤夜入室罪不輕。
潘必正聞聽此言微微笑,尊賢姐假裝正經(jīng)為那宗?
我今日來到禪堂無別事,不過是看看姐姐寫的經(jīng)。
陳妙常聞聽此言顏色變,慌得她東找西尋不消停。
到處里翻來覆去找不到,哪知道被人偷去藏袖中。
嚇得她渾身不住流香汗,嚇得她神魂不定粉面紅。
潘必正從容開口面含笑:“我看你找到來年枉搭功。”
他這才袖中取出詩一首,對妙常朗誦一遍把話明:
這首詩含意深奧我不懂,求賢姐菩提說法講我聽。
陳妙常沉吟半響不言語,停良久輕啟朱唇尊表兄。
此詩稿原被表兄你藏起,萬望你趕緊還我莫高聲。
潘必正假意裝作面帶怒,尊妙常且莫裝作假正經(jīng)。
今日里同你拿詩見姑母,問問你寫的菩提哪段經(jīng)?
你為何不守清規(guī)將人誘,你為何暗將春心寄詩中?
陳妙常聞聽此言心害怕,她這才哀哀求告不住聲。
我只說兄妹相處情意濃,誰料想一點錯處恁薄情。
說著話滿面悲痛流下淚,潘公子溫存觀慰笑盈盈。
走向前手扶香肩呼賢妹,您為何信以為真動愁容?
只不過與您說句玩笑話,豈不知卿心我心一般同!
自古來鴻鸞善棲吉祥地,果真是彩鳳飛來棲梧桐。
像您這明珠豈能沉海底,細思量花開能有幾日紅?
倘若是金鳳一至綠葉墜,空落個咬碎銀牙咽腹中。
潘必正聲聲說的調(diào)情話,常言說,即是木石也動情。
怕的是游蜂宿蕊揚長去,怕的是好事有始無有終。
到那時落得白發(fā)常嘆氣,枉恨那風飄浮云任西東。
潘必正聞聽此言忙下跪,他那里仰面朝天告蒼穹。
潘必正今后若負妙常意,管叫我路遇強人喪殘生。
陳妙常挽起多情潘公子,二人互傾肺腑定鸞盟。
(靈璧著名鼓書藝人李樹彬、陸明遠演唱詞)

綱鑒
中華民族幾千秋,神州大地數(shù)風流。
燦爛文化發(fā)展史,文明古國譽全球。
神農(nóng)采藥嘗百草,燧人取火澤萬秋。
軒轅發(fā)明指南車,誓師舉兵敗蚩尤。
三皇五帝傳佳話,千秋萬載美名留。
原始社會成過去,奴隸社會開了頭。
成湯伐桀國號商,武王伐紂建西周。
千金難買褒姒笑,幽王烽火戲諸侯。
西周綿延八百載,平王東遷為東周。
周王虛名萬國尊,五霸相繼令諸侯。
七雄兼并干戈起,戰(zhàn)火連綿不斷頭。
奴隸制度臨末日,孔子復禮著《春秋》。
諸子百家齊爭鳴,儒法道墨各成流。
秦滅六國成一統(tǒng),順應歷史新潮流。
苛政如虎民造反,陳勝揭竿狂飆驟。
楚漢分兵取咸陽,鴻門宴上用計謀。
韓信布陣九里山,項羽烏江一命休。
劉邦立漢復一統(tǒng),東西二漢四百秋。
王莽篡位奪大權,誅殺皇室趕劉秀。
光武中興號東漢,誅殺王莽報冤仇。
桓靈無道天下亂,黃巾起義震九州。
江東孫權稱東吳,曹操竊權建許都。
劉備立謀興漢業(yè),兵微走馬日夜愁。
徐庶走馬薦諸葛,三顧茅廬把賢求。
赤壁鏖兵燒戰(zhàn)船,取吳抗曹借荊州。
三分天下魏蜀吳,司馬又把三國收。
東西二晉南北朝,三百載戰(zhàn)火從未休。
北朝五胡十六國,宋齊梁陳似水流。
苻堅南侵戰(zhàn)淝水,吹噓投鞭可斷流。
驕兵百萬對八萬,八公山前盡出丑。
草木皆兵成笑柄,風聲鶴唳千古羞。
楊堅建隋成一統(tǒng),二世楊廣下?lián)P州。
天怒人怨群雄起,李淵父子統(tǒng)貔貅。
大唐盛事譽中外,二十代傳三百秋。
安史亂后國力衰,黃巢義軍陷府州。
五十三載小五代,國號梁唐晉漢周。
趙氏匡胤建大宋,遼金南侵萬民愁。
水泊梁山舉義旗,金兵渡河陷汴州。
岳飛抗金功蓋世,風波亭遇害被斬頭。
北方民族得崛起,元軍征服亞和歐。
朱元璋建國元朝滅,大明朝一十七代到了頭。
崇禎年間天下亂,闖王起義反龍樓。
煤山吊死朱由檢,吳三桂投滿把清兵勾。
清兵入關把中原占,揚州十日血水流。
滿清帝國傳十代,農(nóng)民起義不斷頭。
洪秀全金田村起義,占領江南十個州。
列強趁機插了手,清廷賣國把主權丟。
中華民族何處走?億萬人民犯了愁!
孫文赤心創(chuàng)革命,辛亥成功垂千秋。
封建王朝幾千載,末代宣統(tǒng)從此休。
袁世凱夢想復帝制,一枕黃梁付東流!
(李樹彬、陸明遠唱詞)

撒帳歌
花轎到門前,福壽兩雙全。
吉星高照起,榮華萬萬年。
新人下轎來,鼓樂兩邊排。
親友齊喝采,添喜又添財。
新人舉步往前行,步步季節(jié)花兒名。
一步立春雨水來,探春迎春花兒開。
二步驚蟄與春分,紅杏花開滿樹林。
三步清明和谷雨,桃花盛開人歡喜。
四步立夏小滿天,風吹葵花開滿園。
五步芒種夏至到,石榴花開紅似火。
六步小暑大暑臨,映日荷花別樣新。
七步立秋暑已去,芙蓉花開真如意。
八步白露和秋分,桂子蘭花好盈門。
九步寒露霜降天,各色菊花開滿園。
十步立冬小雪降,紅梅結子花齊放。
十一大雪冬至回,歲寒三友松竹梅。
十二小寒與大寒,洞房花燭好姻緣。
新人走了幾十步,香案桌子擺面前。
香爐果子俱擺好,單等新人拜地天。

請新人歌
請新人,出洞房,出離洞房會新郎。
新郎久在那邊等,專等織女會牛郎。
俺請新人暫坐下,賓客陪坐列兩旁。
八仙桌子當中放,八把椅子擺四方。
桌上食品樣樣美,聽俺細細表名堂:
第一碟子大紅棗,早生貴子狀元郎;
第二碟子是大蔥,聰明兒女振家聲;
第三碟子是栗子,早立貴子早成名;
第四碟子長生果,長命百歲福滿庭;
第五碟子是冰糖,全家甜蜜喜洋洋;
第六碟子是香椿,香風吹來香噴噴;
第七碟子是天冬,天送麒麟降門庭;
第八碟子是香蕉,香氣滿堂若蟠桃。
新人玉杯斟喜酒,雙手舉杯新郎迎。
新郎接過頭杯酒,賓客歡暢飲劉伶。

十杯酒
一杯喜酒敬新郎,喜洋洋,才子佳人配成雙。關雎詩兆瑞,麟趾賦呈祥。生貴子,登金榜,獨占鰲堂。
二杯喜酒敬新人,喜盈門,月照秦樓奏好音。人間慶合葩,天上降麒麟。宜家室,如兄弟,鼓瑟鼓琴。
三杯喜酒小登科,鐘鼓樂,天賜良緣結絲羅?;ㄩ_連理枝,人唱好合歌。天增福,人增壽,永樂三多。
四杯喜酒四如意,鸞鳳侶,洞房花燭美如玉。才郎曹子建,淑女衛(wèi)茂綺。繩繩兮,振振兮,四世及第。
五杯喜酒五星明,燦門庭,月老早已系赤繩。一對賢夫妻,逐夜金雞鳴。出入友,都望著,五子乘龍。
六杯喜酒六大順,學先進,玉樹芝蘭垂茂蔭。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趕雕龍,追彩鳳,六部重任。
七杯喜酒如七賢,千古傳,齊家治國載美顏?;ㄩ_真富貴,竹報永平安。子橫經(jīng),孫服古,裕后光前。
八杯喜酒慶八仙,卿云聯(lián),八走莫京永綿延。國舅敲云板,湘子舞花籃。奏鸞笙,吹鳳管,天上人間。
九杯喜酒九子香,長發(fā)祥,瑞氣千條繞福堂。子如王右軍,孫若郭汾陽。樂九成,簫九如,萬壽無疆。
十杯喜酒慶十全,大孝賢,樂奏一章是周南。鳳鳴歧山上,麒吐闕里間。翰墨林,圖書府,揭地掀天。

教嫁歌
桃樹開花柳絲長,燕子銜泥上新梁。
閨女大了要出門子,為娘的又是喜來又心慌。
喜的是閨女成了人,慌的是閨女要離娘。
離娘得到婆家去,娘的話兒要記心上。
一教你推磨烙煎餅,二教你炒菜帶燒湯。
三教你紡線和織布,四教你裁剪做衣裳。
五教你插花并刺繡,六教你養(yǎng)雞喂豬羊。
七教你處好親戚共鄰居,八教你姑嫂妯娌要相幫。
九教你暗地里疼女婿,十教你孝敬公爹婆母娘。
十件事兒你牢記住,到那天花轎抬到咱門上。
把你抬到你婆家去,天井院里拜堂。
你二人拜罷了天和地,入了洞房飲酒漿。
我的兒喝了交杯酒,不言不語坐床上。
比你大的來鬧你,你趕快給她喊“嫂嫂”;
比你小的來鬧你,你給她叫聲“小姑娘”。
我的兒坐帳別坐窗欞下,怕的你表弟鬧你打水槍。
打了水槍不要緊,濕了我兒的新衣裳。
我的兒天明要早起,卷卷袖子下廚房。
廚房里燒好洗臉水,燒得半熱又半涼。
把水舀到堂屋里,臉盆放到盆架上。
若是公爹來洗臉,手巾搭到肩膀上。
若是婆婆來洗臉,手巾搭在胳膊上。
若是你大伯來洗臉,身子一轉面對墻。
常言說,大伯弟媳難搭腔。
若是你嫂子來洗臉,你抱過侄兒站一旁。
若是你女婿來洗臉,小倆口一盆也無妨。
居家老少洗罷臉,二回頭你再下廚房。
問公公想吃什么飯。(此處疑有脫漏)
大鍋刷得明又亮,小鍋刷得亮光光。
小鍋以里熬上肉,大鍋里頭燒上湯。
肉爛要用筷子試,再뮲然喊你小姑嘗。
若是你自己先吃了肉,人家罵你饞婆娘。
熬肉多掌一點水,粉皮撕上兩三張。
掌上鹽來放上醬,蔥花香油都掌上。
你把飯菜都盛好,一碗一碗都盛上。
頭一碗端給你公爹,第二碗端給你婆母娘。
大伯嫂子都端上,再端給女婿你的郎。
全家老少吃罷飯,你刷鍋洗碗喂豬羊。
刷帚你別往鍋臺上放,怕的是,我那外孫長口瘡。
我的兒居家要勤快,家里活兒要搶著干,地里活兒要相幫,
勤打掃,勤墊圈,勤割青草喂牛羊。

小二姐夢嫁
唱一位二姐坐繡閣,愁眉不展緊皺著。
手托香腮眼含淚,怨聲爹娘理不合。
奴家二十單三歲,怎不給俺說婆婆。
幾次提媒不應允,爹娘心事我猜著。
一要女婿長的俊,家庭富裕有才學。
公婆為人皆良善,丈夫生情又溫和。
高門有成低不就,門戶大小攀什么?
花開花落年年有,人生幾個二十多?
青春年少被耽誤,眼看變成老太婆。
尋思起來添愁思,長吁短嘆太陽落。
人逢喜事精神爽,悶氣愁腸瞌睡多。
小二姐連衣而臥牙床上,閉眼朦朧入南柯。
自古來做夢都是心里想,想念什么有什么。
她夢見二老正在客廳坐,門外走來老媒婆。
年紀大約五十歲,懷里抱著一拜盒。
進門先問爹娘好,滿面帶笑把話說。
南莊親家把人要,你老請開八字合。
爹娘一聽無言對,閨女大了難推拖。
爹爹提筆開八字,子午卯酉共年月。
奴家生來時日好,交給媒婆她接著。
媒婆接帖就要走,爹爹近前把話說。
回來對俺親家講,請個先生年命合。
男女雙方是單歲,喜期要用大利月。
所忌三象亥卯未,周堂白虎用不著。
媒婆答曰我曉道,這幾句話我會說。
八月十五下彩禮,九月重陽娶姣娥。
兩家忙著辦喜事,算來只有個把月。
爹爹一見不怠慢,開帳進城拿綾羅。
只買上哈啦大呢虎羊縐,單夾皮棉都不缺。
粗幾套來細幾套,手巾鞋襪不用說。
蘇州胭脂揚州粉,常州篾子正用著。
大站柜來二站柜,一對箱子油漆多。
琺瑯戒指鑲翡翠,珍珠瑪瑙兩拜盒。
錫燈茶壺米面碗,還有一對小杌桌。
精巧玲瓏子孫桶,能工做成花樣多。
只因俺娘偏疼俺,又陪一對周絲鐲。
俺爹怕俺無人用,買個伴婆叫老卓。
眼看喜期已來到,至內(nèi)親戚接幾個。
首先接俺大姑母,又接舅母和外婆。
東莊接俺干表妹,西莊姨娘也接著。
南莊干娘也接到,還有北莊大表哥。
眾位親戚齊道喜,爹娘迎著把話說。
前天感蒙填箱禮,大家破費都想著。
大家一齊說慚愧,點滴小禮太菲薄。
三請兩讓把家進,客廳落座把茶喝。
奴家正在繡房坐,大娘進來把話說。
叫聲孩子莫難過,交待幾句要記著。
男孩大了要帶親,女孩大了要出閣。
你到婆家為媳婦,心要靈巧眼要活。
公婆面前要孝順,妯娌相處要溫和。
大姑小妹要忍讓,不要吵嘴把牙磨。
對你女婿要恭敬,輕易別把閑話說。
從來你倆沒見面,脾氣好壞摸不著。
女婿要是吃醉酒,打你罵你得忍著。
小倆口吵架家常事,經(jīng)官動府無理說。
久后一日生貴子,一塊石頭把地落。
那時候公公喜來婆婆愛,你女婿人前背后夸老婆。
奴家聽罷心暗笑,這個大娘真會說。
大門外鼓樂喧天鞭炮響,來了那娶親之人四十多。
喇叭號子頭邊走,雞籠盒傘后跟著。
四個吹來四個打,還有一對開道鑼。
旗幡招展迎風擺,燈籠火把高如月。
四人抬著大花轎,大門外邊把轎落。
迎親的陪郎把轎下,執(zhí)事上前忙迎著。
客廳里邊擺酒宴,喇叭一響開了桌。
頭碗上的蘇雞肉,二碗上的蒸內(nèi)饃。
三碗上的是魚肚,四碗上的是燕窩。
五碗海參清到底,六碗上的是峰駝。
七碗上的紅燒肉,八碗紅糖煨蹄窩。
九碗跑魚只一走,十碗丸子桌上落。
十一碗上的八寶飯,栗子大棗與百合。
十二碗上的是湯菜,大家一齊舉湯勺。
整整齊齊十二碗,還有十二碟就酒喝。
吆喝一聲吉時到,奴家此時難推脫。
妗子給我把頭上,先梳頭來后裹腳。
金簪銀簪鸚哥架,赤金牌環(huán)八卦梭。
揚州官粉凈過面,蘇州胭脂嘴唇搓。
上穿石榴大紅襖,八幅羅裙順地拖。
袖筒裝的茶廚禮,古銅鏡子懷揣著。
奴家打扮多齊備,抱轎是俺大哥哥。
大門外邊把轎上,俺娘又來說勸我。
閨女出嫁小送殯,娘倆一齊把淚落。
俺娘說,今天你到婆家去,不比在家跟著我。
晚晚睡來早早起,燒茶做飯問婆婆。
三天以后下廚房,先洗手臉后上鍋。
千年古路熬成河,百年媳婦熬成婆。
女婿要是發(fā)脾氣,罵你幾句要忍著。
你在婆家名聲好,娘在人前才能把嘴說。
俺娘還想往下講,花轎動身響鼓樂。
兩個兄弟來穩(wěn)轎,一直送有二里多。
一路光景無法看,婆家門前把轎落。
也不知賀喜人多少,只聽嗓雜似開鍋。
鼓樂吹的甚熱鬧,二姐善解喇叭歌。
頭出吹的云中雁,二出吹的拿天鵝。
三出天仙來送子,四出五子早登科。
二姐聽罷心歡喜,這個日期能等著。
婆家喜事怎么樣,一定不比娘家弱。
正是二姐心焦躁,來了兩位迎親婆。
一個遞過升官瓶,一個遞茶給她喝。
二姐接瓶懷中抱,接過糖茶暗思索。
娘家扣飯幾天整,這碗糖茶正解渴。
二姐剛剛喝一口,老卓低聲把話說:
“這是婆家頭碗茶,多少也得留點個。”
二姐點頭沒講話,留下半口地下潑。
攙親是兩位花大姐,全身穿著都不弱。
新人不踩戌巳土,兩條蘆席顛倒落。
走三步來退兩步,急的二姐直踩腳。
老卓身后低聲叫,姑娘不知聽我說。
這樣名叫挪玉體,千萬忍耐別發(fā)潑。
奴家一聽無可奈,跟著她倆慢慢挪。
來了兩個撒帳的,口中不斷唱喜歌:
一把同心果,撒去回下落。
一把栗子一把棗,福多壽多兒女多。
奴家一聽心歡喜,這個小哥真會說。
奴家高興抬頭看,一把大麥面前落。
不是奴家躲的快,砸著奴家俺眼窩。
嚇得奴家低頭看,前邊來到香案桌。
中間放個大柳斗,一桿大秤里邊擱。
紫金爐里焚香火,一對蠟燭緊襯著。
新郎早到上首站,俺倆一齊把頭磕。
一拜天來二拜地,再拜公公與婆婆。
拜罷天地對面拜,夫妻對拜情義多。
過來婆家俺大哥,把斗提到俺床上擱。
夫妻雙雙入洞房,二人落座把酒喝。
俺倆喝罷交心酒,擁進鬧房人一窩。
新郎怕鬧擠出去,撇下奴家受折磨。
這個過來摸摸臉,那個上來捏捏腳。
那旁來個短命鬼,奴家身上亂胡摸。
嚇得我往床上躲,老卓攔住來勸說。
姑娘幾天沒用飯,頭暈眼花身子弱。
各位先生多原諒,請到客屋把酒喝。
勸走一陣又一陣,一直鬧到半夜多。
夜深人靜人走散,來了小叔他哥哥。
老卓趁空躲出去,新郎進房把揖作。
俺借燈光偷眼看,女婿穿戴真不弱。
緞子帽殼大紅頂,松三饋辮子搭麟窩。
蘭緞子大褂綢吊里,八團馬褂外籠著。
白竹布襪子明緝臉,腳穿黑緞薄底靴。
不高不矮中等個,長臉緊襯尖下頦。
未曾講話先帶笑,腮幫露出兩酒窩。
奴家看罷心歡喜,這樣女婿沒話說。
俺那里叫聲娘子安歇吧,自個先把衣裳脫。
奴家不由心發(fā)跳,現(xiàn)在生米已下鍋。
女孩落地兩個娃,早晚都得這么著。
正是二人犯難為,譙樓敲響三更多。
架上金雞三報曉,驚醒二姐夢南柯。
小二姐醒了是場夢,渾身淌汗似瓢潑。
以前也曾做過夢,從來沒有這么惡。
不是五鼓天明亮,子孫后代俺都夢著。
(泗州戲唱段)

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新華分社四川旅游 九寨溝旅游 峨眉山旅游 稻城亞丁旅游 成都周邊旅游 三亞旅游 云南旅游
24小時服務熱線: 4007 028 188  直撥號碼: 028-87668000 87666645
Copyright © 2005-2023 www.cc7788.cn 版權所有 經(jīng)營許可證:L-SC-CJ00003 蜀ICP備13027583號-64
地址:中國.四川.成都市青羊區(qū)人民中路三段6號食品大廈6樓610室 技術支持:中國旅游聯(lián)盟信息研究所
本站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字信息均出自于互聯(lián)網(wǎng)上廣為流傳信息,文章圖片版權歸原著,如有版權糾紛,請來電,我社將主動聯(lián)系商量給予稿酬或予以刪除,我社不承擔法律責任。   負責人:楊奎

  • 營業(yè)性網(wǎng)站
    備案信息
  • 網(wǎng)絡110
    報警服務
  • 不良信息
    舉報中心
  • 企業(yè)營業(yè)
    執(zhí)照認證
  • 旅游聯(lián)盟
    成員單位
  • 網(wǎng)站認證
    點擊驗真
  • 合作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