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鎮(zhèn)位于焉耆縣城南面,北靠開都河與縣城隔河相望,距縣城約1公里。東南緊鄰博湖縣查干諾爾鄉(xiāng),西與農二師27團接。2006年下轄8個村民委員會,2個居民委員會,54個村民小組,13個涉農站所。2006年全鎮(zhèn)有16個民族,年末總人口17826人,其中農業(yè)人口13551人;人口出生率6.8‰,人口自然增長率8.98‰。耕地面積45410畝,2006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2735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2992畝。特色農作物以甜菜、工業(yè)番茄、白葵、小茴香、打瓜、色素辣椒為主。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情況。我鎮(zhèn)圍繞新農村建設“十個好”的要求,把加強水利設施建設作為突破口,充分利用上級在渠系防滲方面的補貼政策,鎮(zhèn)村兩級籌勞籌資42萬元,完成了新居戶村、下岔河村5條3.14公里灌渠的水泥板防滲改造工程。投資5萬元對黑疙瘩渠進行清淤,通過村民“一事一議”方法自籌資金21.5萬元,上級爭取22萬元,清淤支渠8.7公里,斗排渠131公里,維修水利設施21座,閘口106座,自籌資金2萬元,對西干排、中干排清淤3公里;各村鋪設村組道路沙石20公里,自籌和爭取上級部門投入資金350萬元,對14.2公里的鄉(xiāng)村道路改造;鼓勵和支持農村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務農,多渠道增加收入,并通過設立勞動力轉移工作站、召開勞動力轉移農民經紀人座談會等形式,為富余勞動力提供就業(yè)中介、勞務信息等服務,拓寬從業(yè)渠道。配合社保局對全鎮(zhèn)初中、高中應屆畢業(yè)生進行有針對性地農村實用技術、務工職業(yè)技能培訓,使他們成為知識型和技能型的現代農民。2006年有1250名剩余勞動力得到轉移,實現務工收入872萬元;加大農田林網化建設,完成三北四期造林計劃任務223.8畝,進一步改善農民住房條件,每個村選定1個居民點建設示范點,統一規(guī)劃,合理安排,已為八個村居民點規(guī)劃進行設計。2006年通過新建和加固改造,全鎮(zhèn)新建125棟農牧民抗震安居房。
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1.70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yè)11709元,較上年增加527萬元,第二產業(yè)940萬元,較上年增加122萬元,第三產業(yè)4351萬元,較上年增加551萬元,財政收入12633869元,財政支出12633869元,年末居民儲蓄存款1800萬元。主要農作物產量:糧食910.8公斤,油料135公斤,甜菜4600公斤,茴香55公斤,西紅柿5600公斤。全鎮(zhèn)林地面積3779.4畝,其中防護林面積2685.7畝,經濟林面積463.7畝,2006年退耕還林面積630畝。農牧業(yè)機械總動力15446千瓦時,年末牲畜存欄43920頭(只)。農牧民人均純收入5325元。
有各類專業(yè)技術人員203名,其中中級以上專業(yè)技術人員128名。小學5所,在校生983名,中學1所,在校生372名,中小學教師共270名;衛(wèi)生院1所,鄉(xiāng)村醫(yī)療點6個,專業(yè)衛(wèi)生技術人員14名,病床15個。加大對文化體育設施的投入,2006年全鎮(zhèn)僅用于開展各項文體活動的投入16萬余元。不斷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2006年自籌5.8萬元用于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現全鎮(zhèn)有自治區(qū)一級文化站一個,村文化室8個,標準田徑場1個,水泥地面有固定看臺的標準籃球場12個,基本上滿足了農村干部群眾文化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