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 8:00 今天中午13:10的火車回上海,還有半天時間,決定去一趟石鐘山——蘇軾寫《石鐘山記》的地方。
收拾好行裝,到總臺結了帳,便去了九江長途汽車站。
上午 9:00 要去石鐘山,就得先去湖口。這兒到湖口的中巴車(5元/人)很多,人坐滿了就走。乘車的人很多,卻秩序井然,沒有超載現(xiàn)象。
上午 9:40 40分鐘左右,車到了湖口長途車站,下車后到對面馬路,馬上就有去石鐘山的公交車(5角/人),注意到這兒的公交車前面只寫了“公交”兩個字,也許這個小鎮(zhèn)上只有一條公交線路吧。
上午 10:00 石鐘山公園(24元/人)游客比較多,可能是因為在假日里的緣故吧。這座山不高,很快便可以游完。
當年蘇軾為了查明每逢風高浪急時,便能聽到鐘聲似的聲響的真正原因,親自坐船到絕壁之下考證,證實了這兒的石頭遇風浪敲擊時發(fā)出聲響的特性,寫下了千古名篇《石鐘山記》。
到了石鐘山,不坐坐船,體會一下蘇軾當年的感受,真有點兒枉此一游的感覺。費了些周折才找到了游船。游船(10元/人)只是駛到江心,再駛回岸邊,主要讓游人看看鄱陽湖與長江交匯的地方——據(jù)說有一道明顯的分界線,一清一濁,不過我去的時間不對,看不太分明,還有就是當年蘇軾到絕壁考察時的地方。游船來回只須20分鐘左右。
上午 11:30 離開石鐘山,回到湖口長途汽車站,乘上回九江的中巴車,趕上火車的時間算起來綽綽有余,心才稍稍安定下來。
坐在車上有些胡思亂想,發(fā)現(xiàn)以車上售票員為代表的江西女孩都挺水靈、和善的。如果換上時尚的發(fā)型、時裝,一定也是標準的都市麗人,只是千萬別同時換成那種讓人無法接近的表情。
下午 13:00 火車漸漸駛離了九江,我的五一之旅也正在劃上句號。短短幾天的旅游,似乎給了我許多新的活力與希望,讓我又能重新振奮起來,積極面對獨自在上海的生活。
喜歡旅游,因為旅游時,可以看到、感受到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生、風景,讓人若有所思、若有所悟。不過,自己的人生還是要靠自己一步步、一天天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