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縣大佛寺景區(qū)位于四川省自貢市榮縣城區(qū)大佛街大佛寺一號,距自貢34公里,以其雋美而享譽神州,素有“樂山大佛雄,榮縣大佛美”之民間贊譽。
大佛寺座落在榮縣城郊大佛山(亦稱真如巖)山麓,山門書題“大佛禪寺”,以石刻大佛命名。大佛寺始建于唐代,氣勢雄偉、衣紋流暢、慈眉善目、神韻飄然,是古代藝術家和勞動人民匠心獨運的上乘之作,是我國石刻遺存之藝術瑰寶,1956年大佛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待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內(nèi)最為著名的大佛摩崖造像,俗稱榮縣大佛,刻在高約40米、寬約16米、深14米的敞口敞頂大龕內(nèi)。佛像坐南面北,頭與山巔齊平,通高36.67米,頭長8.74米,肩寬12.67米,體寬14.6米,膝高12米,腳寬3.5米,就高度而言,僅次于樂山大佛,是全國第二大石刻佛像,世界第三大石刻佛像。大佛頭飾螺髻,臉面略方而豐腴,雙眉間有白毫,鼻高唇厚,兩耳方長,雙手平放膝上,右手撫膝,左手手心向上,掌中有摩尼珠。善跏趺(又為端坐)在金剛座上。雙足踏在座前的兩朵仰覆的蓮花之上?!?/p>
大佛寺以大佛正殿為中心向東西拓展,現(xiàn)有山門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殿、羅漢堂、藏經(jīng)樓、方丈室等建筑,建筑總面積達1800多平方米。禪林古剎,錯落有致,整個建筑群體就像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雁,大佛好似端坐在大雁背上,佛寺一體,殊為壯觀。
榮縣大佛寺景區(qū)內(nèi)除大佛和大佛禪寺外,主要景點還有大肚彌勒(俗稱笑羅漢)、達摩渡江石刻、放翁詩魂、松蔭枕石、白云深處、瑤圃休閑等景觀。大佛后半山間有一“嘯臺”古跡,傳說是晉代著名隱士孫登長嘯處。
榮縣大佛寺景區(qū)自1982年對外開放以來,累計投入已達500余萬元,現(xiàn)在景區(qū)占地32470平方米,建筑面積3403平方米,寺內(nèi)廣種名貴花木,綠化覆蓋率90%以上。寺內(nèi)賓館、餐廳、攝影、工藝品銷售、花卉盆景展銷等各項旅游設施齊備,能滿足景區(qū)旅游接待要求。2002年國家旅游局評定為AA級風景區(qū)。大佛寺景區(qū)具有極高的文物歷史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旅游休閑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