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華洞最早發(fā)現(xiàn)于漢初,相傳早期的玉華洞“巖石光潔如玉,光華四射”,故稱“玉華洞”。又得知玉華洞列中國的四大名洞之一(其余三大洞分別為:北京房山石花洞、浙江杭州瑤琳洞、廣西桂林蘆笛巖),譽稱“形勝甲閩山,人間瑤池景”。
玉華洞位于將樂縣城南7公里的天階山下。全洞總長約6公里,由藏禾洞、雷公洞、果子洞、黃泥洞、溪源洞、白云洞等6個支洞和石泉、井泉、靈泉3條深不及膝的小河組成。前后洞口及洞內(nèi)的巖壁上,保存著許多宋代以來的摩崖石刻,據(jù)說宋代著名理學(xué)家楊時,民族英雄李綱曾游此洞。明代地理學(xué)家徐霞客稱贊此洞:“弘含奇瑰,炫巧爭奇,遍布幽奧”,“透露處層層有削玉裁云之態(tài)”。
玉華洞入口的石壁上刻著:“大明萬歷甲戌長至日 玉華仙洞 將樂知縣臨川陳本立”,稍下的位置還刻著“別有洞天”四個字。在洞外排隊等候,便感覺陰風(fēng)襲人,趕緊讓家人都披上一件長衫。原來,此入口在山腳下,叫“一扇風(fēng)”,據(jù)說平時風(fēng)力達4級,洞內(nèi)則常年保持18℃。
進入洞內(nèi),便有五彩燈光將玉華洞內(nèi)的各種形態(tài)的鐘乳石襯得鮮艷奪目。走不遠,就是“藏禾洞”,洞內(nèi)有“仙人田”,周圍石壁映著或藍或綠的燈光,有些陰森,唯獨此“田”被金黃色的燈光所照,似濃縮的黃土高原上的梯田,高貴無比,那繚繞的白霧,又營造了一派仙家風(fēng)范,真如神仙在瑤池云端所種的一塊“黃金田”。
玉華洞中洞連洞,洞套洞,沿小徑蜿蜒盤旋,低頭彎腰繞過低矮石穹,前面便又有另一番美景在綿延。“果子洞”里有“并蒂荔枝”、“瓜果滿天”等景點。“并蒂荔枝”,是兩塊巨大的橢圓形溶巖,有一石柱與之相連。“瓜果滿天”在洞的另一側(cè),是一根由洞頂懸垂下來的石柱,乍看,以為是一串的芭蕉,走近了,發(fā)現(xiàn)竟是一棵集百果于一枝的果樹,上面結(jié)滿了龍眼、荔枝、蘋果、香蕉等,沉甸甸的,似有果香,不得不驚嘆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
“雷公洞”里有一支拔地而起的如椽巨筆,那一定是馬良的神筆,看著這支筆,不用介紹也會想起那些奇妙的傳說故事來。
此外,沿途還見五龍吐珠、三羊開泰、金鼠偷桃、瓊樓玉宇、蒼龍出海、雄鷹獨立、風(fēng)飄淚燭,還有高腳的酒杯、老君的丹爐、飛天的嫦娥……行進在玉華洞里,如在夜間夢游,看遍諸多想象不到的奇觀。只覺景點太多,目不暇接。
登到高處,往下看,一路走來的景觀皆成點點星光,仿佛從山頭俯瞰小城的萬家燈火。忽有鬼哭狼嚎聲在洞中響起、盤旋,又如進入陰森森的閻羅殿,令膽小之人不敢久留。
沿石階小道匆匆往前走,不知走了多遠,抬頭忽見一束與眾不同的曙光刺破夜晚的黑暗,心中不免驚喜:天亮了!到了玉華洞的最高點——白云洞。這就是位于山頂?shù)某隹冢?ldquo;五更天”。在此,深深地體會到森然暗夜中對光明的渴望。
出口前,有一塊巨石端立,映射著血紅的燈光,像極了雞冠,原來是洞標“雞冠石”。幾乎每個游客都在此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