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羅莊區(qū)位于山東省東南部,地跨東經118°06´—118°28´,北緯34°51´—35°06´。北靠蘭山區(qū),東與河東區(qū)隔沂河相望,西與蒼山縣接壤,南與郯城縣為鄰。南北最大縱距22.5公里,東西最大橫距25公里??偯娣e300平方公里.。
羅莊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越,是魯南蘇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境內206國道縱貫南北,兗石鐵路橫穿北部,距臨沂飛機場10公里,距日照、嵐山、連云港三大港口僅百公里。區(qū)內設有國家社會發(fā)展綜合實驗區(qū)、省級高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區(qū)、省級開放開發(fā)綜合實驗區(qū)和省級外向型農業(yè)開發(fā)示范區(qū)。
地形地質
羅莊區(qū)境內以平原、丘陵兩種類型為主,地勢西高東低,東部是沂河沖積平原,西部多為丘陵。
境內地質構造比較古老,處于沂沭斷裂帶西側,其構造體系大部分屬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地層主要出露古生界、中生界地層,在沂河沖積平原覆蓋有新生界第四系松散堆積物。按出露地層從老到新依次是:(1)奧陶系,巖性主要有含燧石結核及條帶的白云質灰?guī)r、角礫泥灰?guī)r、泥灰?guī)r及泥質灰?guī)r,總厚度687—750米,主要分布在高都、付莊及冊山等街道辦事處;(2)石炭系,巖性為頁巖、砂巖、殘余鐵礦、粘土頁巖及煤層等,總厚度267—317米、主要分布于羅莊、盛莊、高都、冊山、付莊等街道辦事處;(3)三疊系,巖性為砂巖、頁巖、粘土巖、砂質頁巖夾煤層,厚度達355米,零星分布于羅莊、雙月湖街道辦事處。(4)白堊系,巖性為砂巖、砂礫巖、凝灰質角礫巖,僅分布在高都街道辦事處的東部。(5)第四系松散沉積物,主要分布在沂河附近,其巖性為沖洪積亞沙土、亞粘土及中粗砂夾礫石,部分地區(qū)為中細沙。
土壤
羅莊區(qū)地處臨郯蒼平原腹地,土質肥沃,主要有褐土、潮土、水稻土和砂姜黑土4大類。
褐土類,面積約11.5萬畝,包括褐土性土、淋溶褐土、潮褐土和褐土4個亞類,主要分布在羅莊街道辦事處西部和付莊街道辦事處西部。
潮土類,面積約5.2萬畝,包括潮土和濕潮土2個亞類,潮土主要分面在盛莊、高都和冊山街道辦事處的近河區(qū)域,小面積的濕潮土分布在湯莊街道辦事處南部。
水稻土類,面積約5.5萬畝,主要分布在冊山街道辦事處、高都街道辦事處的西南部和盛莊街道辦事處的東南部。
砂姜黑土類,面各約2.5萬畝,主要分布在羅莊街道辦事處東部、盛莊街道辦事處西南部和湯莊街道辦事處的西北部。
山脈河流
境內山脈均起自蒙山,共有大小山嶺48座,海拔55米至272.4米,相對高差217.4米。
慶云山位于冊山、付莊、羅莊三個街道辦事處交界處。
石猴山,原名五子山,位于雙月湖街道辦事處湖西崖村西。
蟠龍山,位于羅莊街道辦事處山南頭村西北。
響馬嶺,位于盛莊街道辦事處紅土屯村西;
青風嶺,位于盛莊街道辦事處花埠圈村西,兩嶺系姊妹嶺。
鳳凰嶺,位于付莊街道辦事處西部,景色清幽,林蔥水碧,綿延五里。
境內有沂河、武河、南涑河、陷泥河、燕子河五大河流,共有25條干支流,河流總長度186公里,分屬沂河河系和中運河河系,統(tǒng)屬淮河水系。
沂河,又稱沂水,發(fā)源于沂源縣松山北麓,全長574公里,流域總面積1.07萬平方公里,有大小支流入羅莊區(qū)境內,為羅莊、河東兩區(qū)界河。流經我區(qū)盛莊、西高都、冊山三個街道辦事處,境內流長18.5公里。沿河地帶人口密集,土地肥沃,資源豐富。
武河,又稱邳蒼分洪道,系清康熙年間為引沂濟運而開挖,1957年,為承泄江風口分洪閘分泄沂河洪水又進行了開挖。武河全長74公里,羅莊區(qū)境內流長5公里,是高都街道辦事處、冊山街道辦事處與郯城縣的界河。陷泥河、南涑河、燕子河均流入武河。
南涑河,發(fā)源于蘭山區(qū)義堂鎮(zhèn)堰西村,全長40.5公里,總流域面積250.3平方公里。由蘭山區(qū)馬廠湖鄉(xiāng)流入我區(qū),流經羅莊、付莊、湯莊三個街道辦事處。
陷泥河,發(fā)源于蘭山區(qū)大嶺鎮(zhèn)的南沙埠莊村西北,全長31公里,流域面積180.6平方公里。由蘭山區(qū)金雀山街道辦事處流入我區(qū),流經盛莊、高都、冊山三個街道辦事處,境內流長22.74公里。
自然資源
羅莊區(qū)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為經濟繁榮和各項社會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十分優(yōu)越的條件。
礦產資源。
現已發(fā)現的有煤炭、鋁釩土、石灰石、砂粘土、鐵礦石、焦寶石、瓷石、花崗石、矸土等40余種。其中煤、鋁釩土、石灰石儲量居全市首位。煤炭主要分布于羅莊、付莊、冊山、湯莊等街道辦事處,儲量7024.36萬噸。鋁釩土主要分布于盛莊街道辦事處,儲量242萬噸。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冊山街道辦事處,儲量1.8噸。河沙儲量極為豐富,沙色肉紅,抗壓性強,質地優(yōu)良,沂河河床沙層平均深15米左右,儲量達2.02億噸。
水資源。
水質優(yōu)良,大都符合人畜飲水和工農業(yè)生產用水標準。多年平均降水量為875.8毫米,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6—9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27.3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3.1%。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1.2億立方米,可供開采量7763萬立方米。全區(qū)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少5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6。
生物資源。
全區(qū)有小麥、水稻、玉米、地瓜、谷子等糧食作物10余類,花生、大豆、棉花、黃煙、蔬菜等經濟作物品種300多個,香稻、小豌豆、蠶豆等稀有作物10多種;有楊、柳、椿、泡桐、法桐、馬尾松、側柏、板栗、柿子、核桃、山楂、蘋果、銀杏、梨、桃、杏、花椒等樹木300余種;玄參、太子參、棗仁、杜仲、薄荷、半夏、蟾酥、全蝎等野生藥材近百種;豬、牛、羊、驢、馬、雞、鴨、鵝、鴿、鹿、鴕鳥等養(yǎng)殖動物50余種;狐貍、野兔、刺猬等野生動物20余種;麻雀、燕子、啄木鳥、貓頭鷹、喜鵲、烏鴉、山斑鳩、環(huán)頸雉等鳥類50多種;鯉魚、鰱魚、鯰魚、鱉等淡水魚類20多種。
氣候特點
區(qū)境屬暖溫帶季風區(qū)半濕潤大陸性氣候,氣溫適宜,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回暖較快,少雨多風,空氣干燥,常發(fā)生春旱,又由于受寒潮侵襲,易發(fā)生晚霜凍和倒春寒危害。夏季溫度高,濕度大,降雨量集中。秋季氣溫下降迅速,降水變率大,常出現初霜凍、連陰雨等災害性天氣。冬季空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干冷天氣較多。常年盛行風向多為西北、北、東北、東南和西南風,旱、澇災害較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