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西省北部,處南昌、九江兩市境內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面積為3583平方公里。它北通長江,南接贛江,地處要沖。又與廬山遙遙相對,湖光山色,浩瀚秀麗,是著名的風景游覽區(qū),又是候鳥保護區(qū)。湖中有落星石、大孤山等景點,湖岸有周瑜點將臺、望湖亭等景點。落星石位于九江市星子縣內,與周瑜點將臺相近。落星石俗稱落星墩,縱橫各數丈,狀如星斗,鄱陽湖水有漲有落,而此石不沒于水,相傳此石為墜落的天星,星子縣名,由此而來。大孤山,六朝時稱“獨石”,又因其形如鞋,俗名“鞋山”。位于九江市湖口縣以南的鄱陽湖中。
相傳古時有一年青漁郎,姓胡名春,在鄱陽湖中網到一盒,內貯明珠一顆,便欣然回家。路中有一綠衣少女,啼哭悲切,問其故,說是丟失明珠,漁郎胡春當即奉還,少女拜謝而去。他日,漁郎打漁時忽逢狂風暴雨,剎時天昏地暗,正在危險之時,有綠衣少女手執(zhí)明珠,為漁郎導航,轉危為安。此少女是瑤池玉女,名叫大姑,因觸犯天規(guī),貶于鄱陽湖,獨居碧波之間。兩人由愛慕結成佳偶。漁霸盛泰見大姑美貌似花,頓起歹念,但無法得手。另一方面玉帝知大姑與胡春結為夫婦,乃派遣天兵天將捉拿大姑,漁霸盛泰也趁機加害胡春。當大姑被劫持于空中時,見胡春被盛泰擊傷,且欲置之死地。大姑無奈,即將所穿之鞋踢下,化作峭壁,將盛泰鎮(zhèn)壓于湖底。此鞋即成為山,所以,大孤山實為大姑山。
大孤山三面絕壁,屹立中流,周長500米,僅西北角有一石穴,可泊舟船。山上原建有天后宮、梳妝臺等,現(xiàn)已毀。登山遠眺,四周碧水,白帆片片,無限藍天,充滿詩情畫意。周瑜點將臺位于九江市星子縣境內的鄱陽湖畔。相傳三國時,東吳都督周瑜守柴桑(今九江市),此處是操練水軍的點將指揮之處。臺高約7米。為花崗石砌成,臺下有扶門通道,臺上有雙層房檐木結構城樓。鄱陽湖候鳥保護區(qū)位于鄱陽湖南面的望湖亭附近。由于鄱陽湖水質未受污染,加以魚類豐富,為越冬各種鳥類的天堂。保護區(qū)內嚴禁捕獵,違者重處。保護區(qū)內各種候鳥能“和平共處”。最名貴的屬國家一級保護的丹頂鶴,尤為重要。在保護區(qū)之東設有大湖池候鳥觀賞區(qū),專為旅游愛好者開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