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城自南北朝時期的東魏設縣以來,這里一直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經過1400多年的經營,雖中間有戰(zhàn)爭破壞,朝代更替,但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在修武老城留下了九街九巷(胡同)的格局,街道是骨架、胡同是網絡,按其取名的含義可分為六大類:
一、按街道方位起名: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前新街、后新街。
二、按區(qū)位起名:南后街、北后街、河北沿、宋塔街。
三、按胡同口的店鋪取名:當?shù)旰?、鹽店胡同。
四、按功能起名:擔水胡同。
五、按傳說起名:仁義胡同、望龍胡同。
六、按胡同的鎮(zhèn)物起名:石塔胡同、石獅胡同、石羊胡同。
修武的東西大街同南北大街形成兩個十字:南門十字口叫豆腐市,古今一直是縣城的商業(yè)中心。
修武城內的胡同名稱都包含一定意義的文化內涵,其中以石塔胡同、望龍胡同和仁義胡同的內涵比較豐富。
石塔胡同:同北大街相對,往南到南后街的胡同,因其路口放置一座石塔,就叫石塔胡同,與北大街東大街構成的十字口叫石塔口。這座石塔放在這里,傳說是托塔李天王受玉帝旨意來懲罰私自降雨的白銀龍,白銀龍在受鞭刑時掙扎滾動而形成白銀潭。為了杜絕無令行雨的事情,托塔李天王就將手上所托的塔留下來,壓在白銀龍尾巴上,使其修身養(yǎng)性,避免出現(xiàn)犯上作亂的事情,所以此石塔是托塔李天王遺留之物。
望龍胡同:從東大街往北有一條胡同,由于其正對著白銀潭的龍頭島,一進胡同就可以看見龍頭島,所以人們就把這個胡同叫做望龍胡同。
仁義胡同:清朝以前,范謝兩家的宅基緊緊相連,一直相安無事。到清朝時,范家出了個進士,叫范令譽,他中進士后,被選到翰林院任庶吉士。在家的子弟看到家宅年久失修,就準備翻蓋房屋,可是一動工,因界墻同謝家起了爭端,范家子弟就寫信給范令譽,希望讓他給縣衙門打個招呼,壓壓謝家。范令譽收到信后,回信要求范家子弟主動將界墻向后退了三尺。謝家見范家主動退讓,很受感動。后來他們修房時,也主動向后退了三尺。從此,出現(xiàn)了西大街通向北后街的這個胡同,這個胡同被后人稱為“仁義胡同”。
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新華分社:
四川旅游
九寨溝旅游
峨眉山旅游
稻城亞丁旅游
成都周邊旅游
三亞旅游
云南旅游
24小時服務熱線:
4007 028 188 直撥號碼:
028-87668000 87666645
Copyright © 2005-2023 www.cc7788.cn 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L-SC-CJ00003
蜀ICP備13027583號-64
地址:中國.四川.成都市青羊區(qū)人民中路三段6號食品大廈6樓610室 技術支持:中國旅游聯(lián)盟信息研究所
本站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字信息均出自于互聯(lián)網上廣為流傳信息,文章圖片版權歸原著,如有版權糾紛,請來電,我社將主動聯(lián)系商量給予稿酬或予以刪除,我社不承擔法律責任。 負責人:楊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