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游記]()
大江東去,群山西來 焦山在鎮(zhèn)江,在我的概念里仿佛比較遙遠,好象簇在某個角落不輕易能夠見到。小麗在鎮(zhèn)江第五年了吧。去過鎮(zhèn)江許多次,見過小麗,卻還從來沒有到過那里。 這個夏天不是很漫長,很快,人們說,秋天來了。我半開玩
大江東去,群山西來
焦山在鎮(zhèn)江,在我的概念里仿佛比較遙遠,好象簇在某個角落不輕易能夠見到。小麗在鎮(zhèn)江第五年了吧。去過鎮(zhèn)江許多次,見過小麗,卻還從來沒有到過那里。
這個夏天不是很漫長,很快,人們說,秋天來了。我半開玩笑的和馬同學說要去焦山。于是乎兩個人就這么去了。至于馬同學的此次外出,我是不抱多大的希望。馬同學所期望的只要空調(diào)床鋪和飯食就行了。有時飯食也可以略微省略,畢竟對于寄希望于節(jié)食來減肥的人來說,這還是緊要的。至于頭一頓晚飯,馬同學提議去館子里解決。我暗自偷笑某人要大出血了。
第二天快8點,一個人起來出門去焦山。郁悶的是沒有人幫我拍照。
焦山的門票40,還在承受的范圍之內(nèi)。想起那瘦西湖的80門票有些咬牙切齒雖然自己沒掏。周末人還不是很多。也許還早吧。渡口的船早等候在岸邊。焦山就在那對面的小島上。71米。
上岸,第一眼看到的是整齊的山門,看樣子年代不是很長久。再往前是定慧寺。門前左右各有一鐘樓一鼓樓。都是剛剛修建的。三座并列的橋,兩邊橋面上還修了亭子。放生池里,金魚小龜自由自在游動嬉戲。這整片的景色非常精致,令人贊嘆。實在沒有料想焦山的寺廟景色如此美麗。大雄寶殿的對面是韋馱的像。從這里看來,這寺年代久遠。實際建立于東漢。大雄寶殿則為唐玄奘的弟子修建。該寺有過許多有名的高僧。佛印也曾在這里當過主持。茗山法師在當時全國十大名僧中排名第四。焦山的形象在此刻也越顯得渾厚。
寺邊右行則是全國三大碑林之一的焦山碑林,僅次于西安碑林。這是第二個驚嘆。尤其是一直刻在山崖,墜入江中,后在清朝康熙年間被打撈上來的南朝《瘞鶴銘》,書法絕妙。當然自己沒有那個水平,欣賞不出味道。
再往右的焦山行宮有大桿的竹子。當年的盛況不復存在,一口東泠的井和一盤封盤的殘局在這狹小的空間里留下一點點對過去懷舊的影子。倒是那幾棵銀杏,長出了自己的姿態(tài)。這個時候,仿佛讓我感受到了秋天的時候它們該是多么絢麗啊。
古炮臺正在休整,暫時不知道它們將被改造成什么樣子。只是邊上的那個紀念館只有一些隨處可見的旅游紀念品,實在讓人無比遺憾。
登山的道路,有一處景點望松廖山。刻著李白所作《自焦山望松廖山》。詩贊美這一美境道:
石壁望松廖, 宛然在碧宵。
安得五彩虹, 架天作長橋。
神仙若愛我, 舉手來相招。
上山頂過吸江樓,板橋書屋可登萬佛樓。邊上有個碑亭非常奇怪。那塊石碑,缺了一角,我居然沒看出一個字。登樓15塊,有些心疼。據(jù)導游說99年建的。爬上頂層,風景一覽眼底。長江,江心洲,古炮臺,渡口。。。最讓我向往的還是在江心洲建造的一處小屋??雌饋砗喡€不知道主人如何在那里修建的。對于在城市中苦房的人來說,這里仿佛是世外桃源??粗屓讼矚g。邊上的幾艘小舟該是他們出行必備的交通工具了吧。呵呵。如果寄個包裹過去會怎么樣呢?恐怕門牌都還沒有的。
從塔上下來,走過一段非常簡陋的臺階,就到了壯觀亭。這個亭子如同著名的吸江亭一樣在時代的變化里并不顯得異常雄偉。她們同一種古老聯(lián)系在一起,有一些滄桑??拷鼔延^亭有一棵松。在我小心翼翼選擇走這邊這條略有開裂的山縫的時候,我還不知道我看到的會是什么。道路顯得有點坍塌,一棵松樹高高的擋在眼前。第一眼讓我有些震驚,干枯的枝干上裸露著木質(zhì)的條紋。抬頭看去,樹冠上還依稀頑強地長著幾簇松針。這樣的樹讓人感動。后來我才知道,這是一棵六朝的古松。
在這山崖邊上古松依傍的就是著名的三詔洞了。相傳東漢高士焦光在此隱居,拒絕朝廷三次為官的詔書。后人為了紀念他,把此山叫做焦山。這個洞現(xiàn)在看起來非常的小。以至于看完,充滿了疑惑,甚至懷疑這個洞能不能容納人站起來。生活在這樣一個地方。。。有人說人最幸福的時候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時候。就是這樣的么?
沿路下去,一邊是江水,一邊是著名的摩崖時刻。這里的石刻如此的眾多,卻又顯得寂寞。它們寄托著古人的思想,只有陽光和江水撫過的江風年年月月的陪伴。此刻,和它們是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卻不能表示我讀得懂它們。
渡口的船還在來來往往渡要渡之人。眼看著船還在岸那邊。我跑回寺前,自拍了幾張照片。電話在這個時候響了,問我還有多久回來。快了,我說,要不是渡船不來,我已經(jīng)回了。你們都不來幫我拍照,我只好自拍,郁悶著呢。
回到小麗的屋,正等著我開飯。馬同學說小麗本來要等我回來做飯,她說這樣我會郁悶死的。不愧同居多年,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