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禁忌
民間婚嫁,禁忌紅煞、黑煞日,必選黃道吉日。新娘上、下轎忌與青龍白虎相沖,到時必須用被子、床單,掩蓋好鎧,碾、石糟、碌碡,大石等。同時嚴(yán)禁穿白戴孝人或孕婦、產(chǎn)婦參觀、迎送。
花轎經(jīng)過水井、泊池、墳園、廟宇,要響炮鎮(zhèn)邪,鼓樂吹奏。新娘要用紅綢遮頭面。兩家新娘路上相遇,要互相對拜,并要交換一件禮物,或手帕或褲帶。同村兩家娶新娘的,禁忌遲歸,要搶早回來。同村兩家嫁女的,禁忌遲起身,要搶先一步起身出村。
新娘上轎忌沾娘家土,人轎時要換鞋。50年代改為騎馬,自行車,出村后換鞋。再往后,人們自行改革,腳底粘層紅紙,出村后扒掉,省得換鞋。
喪葬禁忌
人到老年,有年齡忌,除60花甲,一般70歲、80歲、73歲,84歲不說實數(shù),都要減1歲,或加l歲,特別是73、84歲數(shù),要說成72或74;83或85歲,歷來有“七十三(虛歲)、八十四(周歲),閻王不請自己去”之俗語。病老亡故忌背炕,需及時裝殮。埋葬日忌重葬日、黑道日,墓地要請風(fēng)水先生點穴,忌風(fēng)口.虎口、水沖、煞沖。出殯時各家門口要點火,謂之忌鬼。根據(jù)死亡時辰,并有月忌四屬相。人死于外地,禁忌棺木或尸體人村。過村要帶紅公雞,回來必須停尸村外。年前送葬后,禁忌家人正月出門拜節(jié)。禁忌穿孝衣進(jìn)入他人院宅。喪葬后第一年春節(jié)忌貼對聯(lián),第二年貼黃對聯(lián)。三年后照常。忌孤墳,必冥婚合葬,否則對家族后代不利。孕婦死后不得人棺,必設(shè)法取出胎兒,方可安葬。出家人,終生未嫁之女,鼓手,樂人死后不準(zhǔn)人祖墳。
建筑禁忌
興工建筑,忌沖太歲,故而動土前備香、表、酒、生米,生面,敬獻(xiàn)土神,俗稱破土?;蛟谕敌萑談油?,方可不惹麻煩,不招災(zāi)難。
大門禁忌開在“鬼方”,偏房不能高于主房,否則渭之“奴欺主”。家人住宿,北房東間為上房,東房南間為上房,依據(jù)是先左后右。廚房通風(fēng)透光,禁忌昏暗潮濕,為之扶陽陰。廁所地平位要低于院基,禁忌“烏龜抬頭”。壘墻、砌圈不能用皚子、碌碡,否則會沖犯“白虎”,與家人不利。栽植樹木也有講究:房前不栽桑,屋后不栽柳,門前不要鬼拍手(毛白楊)。
生活禁忌
臘月到正月,禁忌家中吵罵打鬧,于己不吉利;禁忌打破瓷器玻璃用具,意思破碎不全。一旦打破要放于水缸底,渭“破運降低”。正月里煮餃子,破皮不能說破,要說“掙”。上4個菜說”四季發(fā)財”。
吃飯不能在別人身后,忌吃瘦他人。打噴嚏忌與人照面。吃喝忌用l根筷子,謂之“搗丈母眼睛”。碗內(nèi)禁忌剩飯底、湯底,渭之“不徹底”。飯時不能用筷子敲碗盤,變“叫花頭”(乞丐),六臘月不成親(指定婚),六臘月不搬家。參加喜慶禁忌穿孝服人,客人未走禁忌打掃。探望病人禁忌午后。孕婦禁忌看望產(chǎn)婦臨盆,避免換胎。出嫁女禁忌與丈在娘家同床,俗說“女婿壓床,家破人亡。”嫁出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俗說“大年必還家,不還惹麻扎。”更不能在娘家生孩子。
打麥場上,禁忌坐掃帚、杈、木銑,碌碡等物,麥子不能估數(shù),要說多著哩。碾打不能說完,要說好了。從前最忌早起碰上倒尿盆的婦女,若碰上趕緊褲帶上挽個疙瘩。
早上出門忌見兔子,晚上歸家忌見狼,以早見兔子晚見狼為不吉祥。路上忌烏鴉當(dāng)頭叫,鳥兒飛過忌屎落身上。夜間貓頭鷹叫要死人,俗以烏鴉、貓頭鷹為不祥之鳥,意為聞其叫聲,于人不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