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頭為啥朝山頂背
六月初一,永齊縣南鄉(xiāng)一帶的群眾都到南山龍王廟去看蒲劇。龍王廟在山頂上,那里每逢大集必唱戲。
薛律師和縣肉聯(lián)廠的老相、體校的老王三個相伴去看戲。走到山根,薛律師從路邊草窩里搬了一塊圓圓的石頭說:“你們也搬塊石頭吧,一會兒坐著看戲舒坦。”
老相和老王一聽,說:“薛律師,你真不虧是萬榮人,石頭還朝山頂上背哩!我不信山頂上沒石頭?”
薛律師說:“你們不背我背,看誰一會兒吃虧!”他把幾十斤重的石塊托到身后,一步一步背上南山龍王廟。
剛到廟跟前紅就開鑼了,薛律師氣喘吁吁地把石頭放在前排,舒展了一下筋骨坐下來,邊抽煙邊看戲。
老相和老王到四周去轉(zhuǎn)了一圈,一個石頭圪瘩也找不見。他倆只好站在一邊看戲。一場戲演下來兩個鐘頭,他倆年紀(jì)都不小了,腳都站得又酸又麻。
老相對老王說:“真沒想到這榮河爭,爭得有道理哩。咱要也學(xué)他的爭氣,腿也不受整了。”
薛律師看完戲,高興地對二位說:“石頭為啥朝山頂背?為的看戲腿不累!”
2、一掏一個大檐帽
上掌鎮(zhèn)的集貿(mào)市場很大,在周邊幾個縣很有名氣,但衛(wèi)生設(shè)施較差,只有一個臨時性廁所,逼得許多農(nóng)民兄弟不得不在犄角旮旯選擇幾個方便的地方。
這天,金茂銀茂兄弟來賣蘋果,一進市場就發(fā)現(xiàn)有什么大人物要來參觀--四處彩旗招展,到處站著戴大檐帽的,到處貼著“熱烈歡迎上級領(lǐng)導(dǎo)光臨指導(dǎo)”、“創(chuàng)建第一流文明市場”等標(biāo)語。
蘋果賣到半晌,銀茂對金茂說:“我去方便一下,你先照顧著。“好一陣子,銀茂回來了。金茂問:”方便了?”銀茂滿臉痛苦地說:“方便個球!臨時茅子排大隊哩。今天不知什么人要來,到處都是大檐帽。轉(zhuǎn)了幾個旮旯,一掏就見大檐帽,一掏就見大檐帽,鬧得人貴賤尿不成。哥,你再看著,我到外邊去吧,憋得不行了!”
事后,有人編了一段順口溜:
上掌市場甚都好,
就是茅子蓋得少。
找個地方正要尿,
一掏一個大檐帽。
3、二八一十八與三八二十三
同化鄉(xiāng)有個賣菜的是個搗蛋鬼,但是他從不捉弄老實人,只想法曰弄那些想沾光的人。
這天,他推著自行車賣菜。一位經(jīng)常買他菜的干部過來了。搗蛋鬼一看他就來氣,因為這個干部每次買菜都十分挑剔,買蘿卜掐掉尾巴,買茄子掰掉把把,買蔥買蒜都要剝了皮才上秤。
干部說:“買一顆茴子白。”搗蛋鬼連聲答應(yīng),從簍子里拿出一顆菜說:“您看行不行?”干部看了看,接過來剝掉茴子白外面的幾片嫩葉子說:“這么老的葉子也賣錢呀!”
搗蛋鬼也不爭辯,任他胡來。剝完葉子,干部把菜放入秤盤說:“稱稱吧,我這急著走哩。”搗蛋鬼說:“整整二斤。咱這茴子白可是毛錢一斤,二八一十八,給咱一塊七算啦。少掏一毛錢,叫咱抽你一根‘紅塔山’吧!”
干部一聽少要了一毛錢,心里很高興,就隨手遞過去一根“紅塔山”香煙,付完錢拿上菜回家了。
干部老婆是個精細(xì)人。她問了情況后說:“你吃了大虧啦!二八一十六,他應(yīng)該收你一塊六毛錢,怎么多要了一毛錢?還抽了你一根‘紅塔山’?一根‘紅塔山’又是五毛多錢哩!”
干部一聽,氣壞了。第二天,他專門去找搗蛋鬼。搗蛋鬼遠遠見他過來了,就地背對著他叫聲:“哎,賣菜啦,賣菜啦,好茴子白!”
干部上前拿起一顆茴子白說:“稱一稱!”他心想:一會兒付錢進我再收拾你。
搗蛋鬼拿起來一稱說:‘三斤整,整三斤。八毛錢一斤,三八二十三,給兩塊二算啦。“
干部生怕耳朵沒聽準(zhǔn),又問了一遍,搗蛋鬼仍然說三八二十三。他心想:原來這家伙不會算帳。于是就原諒了他,付了錢拿上菜就回家了。
回到家把情況向老婆一匯報,老婆大發(fā)雷霆說:”今天茴子白都賣六毛錢一斤,你又上當(dāng)了!”
4、打倒俺爹
“文革”時期,動不動就召開批斗大會批斗“地、富、反、壞、右”分子。
一日,王趙村開批判會,斗爭一個地主分子。主持大會的造反派頭頭忽來靈感,別出心裁地強迫地主的兒子帶頭呼口號“打倒地主分子***”。
地主的兒子不敢不從,卻又覺得直呼父親的大名實在難以做到。他左右為難,造反派頭頭又緊緊相逼。急中生智,他突然振臂高呼:“打倒俺爹!”全場人包括造反派頭頭也一齊舉起胳膊跟著高呼:“打倒俺爹!”呼完,始知上當(dāng),于是,他們又把地主兒子狠狠批斗了一番。
5、谷草圍缸
“文革”中,“綱”字非常流行,什么“階級斗爭為綱”,什么“以糧為綱”,什么“路線是個綱”,后來還批判“三項指示為綱”。可是,農(nóng)村普通老百姓很多人弄不清什么是“綱”。
這年冬天,一名新任公社干部到村里檢查工作,在村口遇到一位拾糞的老人。公實社干部打著官腔問:“老漢,你說一說,現(xiàn)在應(yīng)該以什么為綱?”
老人不假思索地別有風(fēng)味口答道:“谷草。”
公社干部大怒,吩咐村支書立即召開村民大會,老人被帶到會場接受批判。老人很害怕,不知犯了多大錯誤。他老老實實地交待說:“現(xiàn)在是冬天,院里水缸老是凍冰,我琢磨著,要防止水缸不凍冰,就得用谷草把水缸圍起來。圍缸,圍缸,不用谷草用啥圍呀?”
看到有人偷笑,老漢又說:“俺知道棉被圍缸最好,可俺一家還要蓋哩,哪里舍得用它圍缸喲!”
6、方向不順
每年春天的小麥返青后,晉南農(nóng)民都習(xí)慣用石頭做的碾滾碾壓麥田,以粉碎坷垃,壓實土壤,有利于保墑和麥苗生長。
這天,錄娃正在麥地拉碾滾。拉到地東頭時,遠遠看見地西頭的路上起來一位漂亮的姑娘。他相瞅姑娘臉蛋,可太遠看不清;想拉碾到西頭再看,又怕姑娘走遠了看不上。
急中生智,他把百十斤重的碾滾住肩上一找,飛步朝麥地西頭跑。
跑到地腳頭那姑娘也正好到地頭。他一看,媽呀,原來是他的妹子!妹子見他呼哧呼哧扛著石碾跑到地頭就問:“你不碾麥,把碾子背在身上踩麥呀?”
錄娃回答說:“由西往東拉方向順,由東往西拉方向不順。所以,我拉過去再扛回來。”
妹子情知事出有因,但卻說:“哥呀,那你快順著拉吧。我在這地頭等你,碾完咱們回家吃飯。”
錄娃無奈,只得硬著頭皮一遍遍拉過去,再把碾子一遍遍背過來。
7、快點沒捻的花炮
焦炭公司經(jīng)理張萬永的兒子今天結(jié)婚,大小車輛排滿了半條街巷,人們都跑來看熱鬧。
新娘在門前下車了,年經(jīng)人急忙燃放花炮,表示大喜大慶??墒遣恢趺椿厥拢ㄅ邳c了又點就是沒有一個爆響。
張萬永急了,忙問:“剛才點的是什么樣的花炮?”當(dāng)總管的辦公室主任說:“都是有捻的花炮。”
“那現(xiàn)在你趕快讓人點沒捻的花炮,快點!”
8、我讓他睡到我家去
萬權(quán)十七村一名村干部到南北方出差,不提防被小偷偷走了身份證、照片、證明信及一部分錢物。這個小偷得手后不久,就在公路上遭遇車禍身亡。因為其尸體模糊難辨,公安部門只得依據(jù)小偷身上的身份證來確定死者身份,并通知這名村干部的家屬,讓他們帶來領(lǐng)尸。
這名干部的妻子帶了幾個親威,千里沼沼從南方運回“他丈夫”的尸首,然后開了追悼會,把小偷用桐木棺材厚葬在丈夫父親的墳?zāi)惯吷?,并立碑于墳前?
當(dāng)晚,正當(dāng)夜深人靜之時,該干部出差從南方回來了。他喊著妻子的名字使勁叫門,他好和他妻子都嚇得魂附體。鄰居聽見叫聲也不敢吭氣。
他妻子隔著門說:“亮娃,我知道你死得慘。你在地下好好安歇吧,我和孩子到清明節(jié)多給你燒些紙錢,你在那邊該喝酒吃肉就不要心疼......。”門外的男人說:“什么燒錢不燒錢!我一天沒吃飯了,餓得要命,快開門讓我吃點東西。”妻子趕緊從窗止扔了些饅頭出去,說:“你吃完快回去吧。如今咱這屋不能讓你住了。”
這位叫亮娃的村干部無可奈何跑去找村委會,把正在值班的村治保主任叫來替他喊門。鄰居們這時也陸續(xù)出來了,經(jīng)亮娃一講,才知道弄出了大笑話。而這時他媽和他妻子仍驚恐不已,不知門外是人是鬼,所以緊閉大門不言語。
村里有名的風(fēng)流寡婦翠花也來看熱鬧。她說:“我有辦法叫她開門。”她讓人點上馬燈照著她的臉,然后對著屋里喊:“嫂子,我哥沒死,他回來了。我要是再不開門,我就把他領(lǐng)到我家里睡覺了。我可不管他是人是鬼!”這一招果然很靈。亮娃妻子咣一下開開屋門跑出來說:“你想得倒美,你到底是人還是鬼?”村人哄一聲全笑了。
9、退化肥
武志靈騎著新買的嘉陵摩托車到20公里外的廣化鎮(zhèn)趕集。他從廣化鎮(zhèn)代銷社買了一袋尿素。跟人家搞了半天價,最后付給人家47元錢。旁邊買化肥的人都說這個價錢合適,志靈心里挺高興。
誰知當(dāng)他興沖沖地回到家里,給老婆說了買化肥的情況之后,老婆說:“志靈志靈,你的消息一點也不靈!對門的勝利剛剛買化肥回來,人家一袋尿素也是47塊!”
志靈問:“不知他在哪里買的?”老婆說:“就在青和鎮(zhèn),離咱村不到3公里。”
志靈說:“真是豈有此理!價錢是一樣的,可咱跑趟廣化鎮(zhèn)要比青和鎮(zhèn)多花好多汽油費哩。這樣吧,我馬上把化肥拿到廣化鎮(zhèn)退了,再去青和鎮(zhèn)買上一袋!”
他老婆高興地說:“咱倆真是想到一塊啦!”
10、他兩家打仗沒叫我管嘛
河榮鄉(xiāng)有個知名人士,名叫建德。建德老漢是辛亥革命前出生的,因此還曾是清朝人。他一生家境都不錯,因此他年輕時曾讀過一些書,還在外面闖蕩過。
這樣,他被人們公認(rèn)為見多識廣和無所不能的人物。平時沒事,總喜歡為人們料理紅白喜事,寫寫對聯(lián),回回信。村里有什么難斷的家事,都找他去評理。他為人正直,威信很高,加上高齡高壽,所以村里人遇到什么事都去請教他,他說怎么就怎么。
去年年底,伊拉克武器核查問題又遭到美國和英國的導(dǎo)彈襲擊。村里人看了電視和報紙議論紛紛。
正在議論中,人們看見建德老漢拄著龍頭拐來了。村人忙搬椅子讓他坐下。他喘了半天氣才說:“不像話!不像話!也不看看是啥時代了還打仗哩!”
人們知道他是在說伊拉克的事,于是冼耳恭聽。建德老漢說:“咳,打就打啦,我也沒辦法啦。他兩家打仗沒叫我管嘛。要是叫我管,這仗就根本打不起來!”
11、巧媳婦栽贓
榮莊村有個剛過門的新媳婦,十分精明。這天晌午到了吃飯的時候,她正殷勤地給公公和婆婆做飯端飯。誰知在給婆婆遞碗時,不小心放了個屁。
新媳婦很不好意思,但很快就采取措施進行掩飾。她對臥在飯桌下面的黑貓說:“我爸和我媽吃飯哩,你在桌下吱兒啥哩?還不去廚房逮老鼠?”
婆婆也覺得有意思,她風(fēng)趣地說:“我老婆婆活了72歲,還沒見過貓兒放屁哩。”
媳婦說:“媽,你不是剛過了72歲生日嗎?實際上你今年73歲了。我聽人說,過了七十三,沒見的都要見哩。剛才就是黑貓放的屁嘛!”
婆婆和公公都笑了。等新媳婦出去端飯時,婆婆對黑貓說:“咪咪,你別怕。她是給你栽贓哩!”
12、我看見兩個人抬甕
一天晚上,相古村外的大樹下,倔老漢正在乘涼消夏。一個穿黑衣的賊娃擔(dān)了兩包偷來的棉花,從離他不遠處的路上走過去了。
倔老漢本來也就不操那么多心,加上他眼神不好,所以他沒有看清這是咋回事。
第二天,派出所的人員查棉花被盜案問到了倔老漢。
公安人員問:“大爺,你昨晚在村外看見啥了?”倔老漢回答說:“我看見天上掉下了一顆流星。”
公安人員問:“您有沒有看見一個壞人擔(dān)著兩包棉花朝東走了?”倔老漢答道:“沒看見。”
公安人員又問:“就是11昨夜點左右的時候,你在樹下乘涼發(fā)現(xiàn)啥了?”倔老漢想了半天說:“發(fā)現(xiàn)兩個大胖子穿著白衣白褲,還抬著一個黑水甕!”
公安人員再問:“他們抬到哪兒去了?”倔老漢私人答道:“水甕能往哪兒抬?到村里去啦!”
公安人員根據(jù)倔老漢的線索,很快找出了失盜的棉花,把那個賊娃也抓住了。倔老漢指著賊娃說:“我說怎么那天夜里看見水甕長著兩條腿,而抬你的人卻沒長腿。”
13、大傻賣狗
泉城逢大集,人多極了。養(yǎng)狗專業(yè)戶聶大傻也到集上賣狗。他養(yǎng)的狗品種很純,都是地道的德國狼犬。
買狗的都看上了大傻的狗,爭著跟他討價還價。三十里鋪有人出600元買大傻的狗,十里鋪的人只出300元。
聽到他倆說價錢,旁邊看熱鬧的人都說:“傻大哥,把狗賣給三十里鋪吧!”
大傻想了半天說:“十里鋪,你真心要買嗎?”對方說:“我日哄你干啥?這不是錢?”大傻把拴狗繩遞給他說:“你沾光啦。成交!”
碰巧大傻的老舅也來趕集。也看見大傻賣便宜不賣貴,就指著大傻說:“人家叫你大傻,咳,你真是傻呀!”
大傻把老舅拽到一邊說:“大傻老舅!我不傻,你才傻哩!我把狗賣三十里鋪,多得300塊,可是那里離咱路太遠,我的狗再沒有了;賣給十里鋪的,路近,狗它還能跑回來。嘿嘿,這條狗我已經(jīng)賣過七八回了!”
14、這不是好事
炎勝是村里飼養(yǎng)員,他在村東頭的窯里喂了一槽牲口。這天后半修訂稿夜,窯洞忽然塌了。炎勝和牲口都被封在窯里。
德山夜里出來解手,聽到了窯塌的聲音,他還到跟前去看了看,可是卻一聲不吭又回去睡覺了。
第二天一大早,有人發(fā)現(xiàn)窯塌的了,便大聲吆喝人來救人救牲口。
德山也來幫著刨土。他偷偷對旁邊一個小伙說:“這窯后半夜就塌了,不晌得厲害哩!”小伙說:“你早看見窯塌了咋不喊叫?”
德山說:“把人和牲口都砸了,這是啥好事?不是好事我為啥要聲張?”
15、不看是啥風(fēng)啥日頭
東坡村人趕麥場,干的是力氣活,掙的是血汗錢。但他們總是把活兒干得讓主人滿意。遇到那坑人的主兒,他們也想法捉弄他。
這天天氣酷熱難耐,小伙子們想捉弄那吝嗇的主人,于是領(lǐng)行割的黑子把鐮一扔,跑到柿樹下蹲在樹陰涼里,其他人也到一邊歇著等黑子回來再割。
主家等了一會兒就不耐煩了,他親自到柿樹下找黑子。見黑子蹲在地上就問他:“你在這兒干啥?”
“拉屎哩!”黑子答道。“胡說!”主人指著黑子身后的干屎說:“那明明是干屎!”
黑子不慌不忙地指著老天說:“你不看這時是啥風(fēng)啥日頭?屎拉不下來就干了!”
16、富仁鍘草
那還是實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zé)任制以前的事。一天,生產(chǎn)隊長派富仁去麥場給牲口鍘草。那時鍘草都用鍘刀,需要兩個人同時操作:一人坐在鍘刀邊入草,一人站在那里按鍘刀,提鍘刀。按鍘刀是個力氣活,壯小伙才能干得了。富仁不愿干重活,但又不能不聽隊長的話,所以就想了個辦法來應(yīng)付。
富仁問隊長:“這鍘一晌草得按多少下鍘刀?”隊長估計了一下說:“約摸3000下吧。”他問隊長:“這么說我一晌按3000下鍘刀就沒事了?”隊長說:“按3000下算你一晌工。”
于是,富釷早早來到場里的麥秸垛跟前,把鍘刀放好,握起鍘刀柄上下一按一提地鍘開了草。他每按一下,就數(shù)個數(shù)。
人們來到場里,看到富仁按空鍘刀,就說:“你這是干啥?”富仁說:“2999,3000。好了,我按夠我的下數(shù)了,剩下的事兒是你們的了!”
17、悶娃烤火
榮霍縣下坡村有個小伙叫悶娃。悶娃是個機靈鬼又是個搗蛋毛,常常搞點讓人哭笑不得的惡作劇。
一個數(shù)九天,有好幾個老漢坐在巷頭小廟里烤火聊閑。突然,悶娃闖進來說:“大爺,大伯,外面真冷啊,讓我烤烤火吧。”
老漢們舉起煙袋桿說:“這狗日的一天盡說謊誆人,咱不愛見。凍死你才該哩,快滾出去!”
悶娃死活要往火上湊。老漢們不依。慶慶爹此時搭話說:“悶娃,你今天說個謊,要是能把咱老漢哄出小廟,就準(zhǔn)你一人烤個霸王火!”
悶娃無可奈何會搖著頭說:“這不行。外面滴水成冰,廟里暖氣烘烘,我有日天本事也無法把你們的哄出去。可要是你們都外面,我三句話就能把你們哄進來!”
老漢一聽,一個個走出山廟門說:“咱就看看他真能日天?”老漢們出去半晌了,一個個凍得鼻涕長流,卻還不見悶娃發(fā)話。
老柴頭說:“壞事啦,咱們被悶娃騙出來了!”老漢們推開門一看,只見悶娃一個人坐在爐火邊有滋有味地烤著火。一邊烤,一邊還說:“這霸王火烤著就是美!”
18、蒼蠅不吃的東西我不吃
寶靈是個名副其實的“美食家”。一天,他到本村一家嫁女的親威那里吃飯。他見案板邊上放著一盆豬頭肉,就說:“給我們桌上切上一盤豬頭肉吧。”
廚師也是他親威,就對他說:“寶靈哥,這豬頭肉落過蒼蠅了。蒼蠅吃過的菜人都不能吃了。”
寶靈一聽就問他:“你說這蒼蠅和人比誰偉大?”親威說:“人和蒼蠅就沒法比了。一個是天地精靈,一個是小飛蟲。你問這干啥?”
寶靈說:“既然蒼蠅不如人,那么,蒼蠅都知道好吃的東西咱人為啥不能吃哩?”
廚師半天解不開他說的話。寶靈道:“快切一大盤豬頭肉來!實話說,蒼蠅不吃的東西我還不吃哩!”
19、誰叫你把線畫在地上
胖胖沒有開車去過北京,對大都市的交通規(guī)則知道得不太多。他跟局長進京前認(rèn)真地向去過北京的司機師傅請教了一番,師傅們說北京的交通規(guī)則和榮城差不多,只是比較嚴(yán)格罷了。這樣,胖胖心里就寬松多了。
這天,他開車去天安門。在長安街一個十字路口被警察叫住了。他對警察說:“我沒有闖紅燈。紅燈一閃,我就停住了。”警察說,你的車壓在了斑馬線上,擋住了人們的過街橫道。
胖胖一看,果然是哪此。但他卻不服氣,問道:”壓線難道也是違章么?“警察點點頭說:”下次注意好了!“
胖胖說:”不是注意不注意的問題。我問你:北京為啥非把白錢畫在街面上不行?線畫在地上,我不壓線我的車怎么開過去?”
20、咱是熬時間掙工分哩
農(nóng)村還沒有實行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zé)任制的時候,一天,正齊村來了一支文藝宣傳隊,是縣里派來的。這支宣傳隊所演的節(jié)目無非都是些階級斗爭的內(nèi)容,全是群眾看膩了的玩藝兒,因此每次不等演出結(jié)束臺下已沒了人影。
宣傳隊長也知道這一點,因此他叮囑村干部一定要保證看節(jié)目的人數(shù)。村干部對他說:“你別操心,我辦就對了。”
天黑吃過飯后,宣傳隊的節(jié)目就開演了。村里老老少少坐滿了麥場。都演到夜里12點了,群眾們還不散場。宣傳隊長只得讓演員們加演節(jié)目。又演了一個小時,節(jié)目都快沒有了,群眾還不散場。
宣傳隊長到臺下問一位老大娘:“你們這么喜歡我們的節(jié)目,是不是演員們演得很好哇?”
幾位農(nóng)村婦女回答說:“節(jié)目演得一般,只是我們今天看節(jié)目記工分哩!咱多熬一會兒,還不多掙他幾分?”
21、化妝術(shù)的妙用
仁仁在公路邊開了一個加油站。最近,他不好好地學(xué)習(xí)經(jīng)營這道,倒是迷上了化妝術(shù)。為了學(xué)好男扮女裝,他還在城里下了一期培訓(xùn)班。
他老婆問他學(xué)這有啥用,他說:“能防止老鼠喝咱的油。”
這天,一個在鄉(xiāng)里反映很不好的干部騎著摩托車來到加油站。他對著屋子里喊:“仁仁,快來給我加上幾升油!”
仁仁在屋里看得很明白,聽得真切,但他卻不聲不響地化妝起來:穿上一件大紅裙,戴上一個婦女的長假發(fā),還換上一雙女高跟跟鞋。
最后,還在嘴唇上涂了一些口紅。
這個鄉(xiāng)干部在外面等得不耐煩了,就推開門進了屋。他發(fā)現(xiàn)仁仁不在,只有一個陌生婦女坐在床上。“婦女”說:“你有事吧?”鄉(xiāng)干部說:“加油。”“婦女”說:“先掏錢,后加油。”
鄉(xiāng)干部本來想找仁仁揩油,此時只好說:“車?yán)镞€有點油,我不加了。”說完,一溜煙走了。仁仁卸下假發(fā)說:“這個還真管用哩!”
22、馮斗斗裝病
馮斗斗到南溝割柴草,割了一大捆背上往回走。走到溝坡底下他已累得骨軟筋麻。他剛想放下些捆休息,卻看見溝坡上站著一個人。心想:那不是勝利嗎,我讓他把我的柴背回去!
于是馮斗斗在溝底長一聲短一聲地“唉呀,唉呀”直叫。勝利是村里的能人,經(jīng)常也搞些“惡作劇”,可今天他聽見溝底有聲音就急忙下了溝。
一看是馮斗斗,勝利就問:“哼哈啥哩?”斗斗說:“我空人還能挺著走,就是背不了這捆柴了。”
勝利毫無戒心,說:“柴我替你背了。咱快回村吧!”于是,勝利在前面背柴走,斗斗在后面空手走,一邊走一邊偷偷笑。
背到馮斗斗家,勝利的襖都被汗水浸透了。斗斗硬拉勝利到屋里坐,說:“謝謝兄弟,請抽老哥一根好煙。兄弟算村里的機靈鬼,怎么今天讓我哄了?”
23、狗不會做排骨
慶福領(lǐng)兒子到火榮鎮(zhèn)賣蘋果,賣完蘋果他對兒子說:“咱腰里有錢啦,咱爺兒倆下館子去。”
到飯店后,鋪子不知該要什么菜,他看見桌有人在吃一盤燒排骨,就對服務(wù)員說:“我也要一盤紅骨頭。”服務(wù)員端來排骨說:“這叫紅燒排骨。”
爺兒倆吃完紅燒排骨,覺得十分好吃,就想一財買一盤拿回去讓家里人都吃一吃。誰知服務(wù)員說:“這紅燒排骨涼了就不好吃了。這樣吧,我給你把做排骨的法子寫在紙上,你們到街上買些生排骨拿回家去做著吃吧。”
慶福和兒子高高興興提著二斤生排骨回村了。剛到家門口,兒子的手一松,排骨掉在地上被黑狗叼走了。
兒子嚇得哭了。慶福說:“傻孩子,哭啥哩?做紅燒排骨的單子還在我口袋裝著哩。黑狗叼走了排骨,它又不知道怎樣做著吃,一會兒它就會把排骨給咱再叼回來!”
24、趕老鴉
這幾年麥天,東坡村黑子、小桂那一幫年輕人常拿著鐮刀上西文鄉(xiāng)一帶趕麥場。等到把這一帶的小麥?zhǔn)崭钔炅耍敬宓男←溦镁偷搅耸崭钇凇?
可是趕麥場割麥也常常遇到不順心的事。去年麥天,他們碰上一家刻薄的主人,工錢很低,而且中午連歇一會兒都不讓。他們割著割著,肚子里就罵開了主人。
恰在這時,幾只老鴉叫著從他們頭上飛過。黑子一看,揮鐮吆喝道:“嗷---什!”其他人也跟著吆喝起來,并一起朝老鴉飛云的方向攆去。
追了半天才見他們回來。主人生氣地問:“你們追它干啥?”小伙子們答:“那幾只老鴉是我們村的,我們把它們趕回去了!”
25、誰哄誰哩
根龍是個好心腸男人。有一天,他,見村里一個小孩走過來了,嘴唇上吊著兩股濃鼻涕,看上去很不雅觀。
根龍想讓小孩把血鼻涕擦凈,就叫過小孩說:“你快把你的鼻涕擦完,我讓你吃我手里的糖蛋。”說著,用空拳頭朝小孩晃了晃。
小孩轉(zhuǎn)過身把鼻涕往上一抽,說:“根龍叔,你看,鼻涕沒有了!快給我糖蛋!”
根龍把手一張說:“哪有糖蛋?我哄你哩。”小孩立即“忽赤”地聲,又把剛才吸進去的鼻涕吹了出來,并笑著說:“鼻涕還在哩,咱倆誰哄誰哩?”
26、我在自家院里罵哩
一天,富仁吃過飯到鄰居紅燕家里借簸箕。他一進紅燕的門就聽見她們一家人正在院里說自己的閑話。他質(zhì)問紅燕為啥背地里罵人。紅燕是村里有名的不講理的女人,她不但不賠禮還耍無賴:“我在自家院里說話哩,管你啥事?”
富仁本來不想與她生氣,可聽她這么一說,就東西也不借了,咚咚咚跑回家了,搬了一梯子上到墻頭上,扯著高嗓門數(shù)落紅燕,把她平時蠻不講理的事情一件一件往出抖。
巷里人看到富仁這樣都感到很解氣。紅燕氣急敗壞地找富仁論理。富仁站在梯子上說:“我在自家院里說話哩,你能管得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