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禮縣概況]()
禮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山區(qū),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漢水上游,東鄰天水、西和,西接宕昌、岷縣,南連武都,北與武山、甘谷接壤。全縣總面積4299.92平方公里,共轄2鎮(zhèn)34個鄉(xiāng),總?cè)丝?0.35萬戶,50.13萬人。禮縣深居內(nèi)陸,為典型的
禮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山區(qū),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漢水上游,東鄰天水、西和,西接宕昌、岷縣,南連武都,北與武山、甘谷接壤。全縣總面積4299.92平方公里,共轄2鎮(zhèn)34個鄉(xiāng),總?cè)丝?0.35萬戶,50.13萬人。禮縣深居內(nèi)陸,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fēng)氣候區(qū),境內(nèi)海拔最高3312米,最低1080米,平均氣溫9.9℃,年均降雨量488.2毫米,全年日照1968.1小時,無霜期183天。
禮縣有著悠久的歷史。這里,不僅是先秦文化的發(fā)祥地,而且是黃河仰韶文化和長江巴蜀文化的交匯點,更是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 在這片古老神奇而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既有先秦十二公揚鞭躍馬,馳騁千里,瞰視中原,橫掃六國,完成霸業(yè)的遺址,也有諸葛亮六出祁山,揮師北上,屯兵伐魏,鞠躬盡瘁,光復(fù)漢室的足跡,并且還是東漢詞賦家趙壹、五代詩人王仁裕、元代重臣趙世延、明禮部尚書蒙克新的故里。在6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無時不閃耀著鐘靈毓秀,人杰地靈的斑讕光彩。
禮縣全縣轄2鎮(zhèn)34鄉(xiāng),向積4299.92平人公里,總?cè)巳?0.33萬人。本要產(chǎn)小麥、玉米、洋芋、大豆等糧食作物和蘋果、花椒、核挑等經(jīng)濟林果,是全國32個優(yōu)質(zhì)水果基地縣之一。境內(nèi)有各種藥用動植物5 3 4種,素有“隴南藥鄉(xiāng)”之稱,被譽為“五朵金花”的大黃、紅芪、當(dāng)歸、黨參、半夏等中藥材遠(yuǎn)近聞名,尤其是“雙鹿牌”大黃遠(yuǎn)銷海內(nèi)外,年出口量約占全國的一半,海外稱“中國銓黃”。全縣有森林面積75.9萬畝,大然草場144.4萬由,發(fā)展畜牧業(yè)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歷史悠久的鹽官騾馬市場聞名西北。
禮縣轄4個鎮(zhèn)、24個鄉(xiāng)、1個民族鄉(xiāng):城關(guān)鎮(zhèn)、鹽官鎮(zhèn)、石橋鎮(zhèn)、白河鎮(zhèn)、寬川鄉(xiāng)、永興鄉(xiāng)、祁山鄉(xiāng)、馬河鄉(xiāng)、紅河鄉(xiāng)、永坪鄉(xiāng)、固城鄉(xiāng)、崖城鄉(xiāng)、羅壩鄉(xiāng)、湫山鄉(xiāng)、洮坪鄉(xiāng)、上坪鄉(xiāng)、江口鄉(xiāng)、雷王鄉(xiāng)、龍林鄉(xiāng)、中壩鄉(xiāng)、白關(guān)堡回族鄉(xiāng)、沙金鄉(xiāng)、橋頭鄉(xiāng)、草坪鄉(xiāng)、雷壩鄉(xiāng)、王壩鄉(xiāng)、肖良鄉(xiāng)、三峪鄉(xiāng)、灘坪鄉(xiāng)。
礦產(chǎn)和水力資源豐富。西南部有鉛、鋅、銅、金、冰洲石等IO多種礦藏,其中黃金藏量最為豐富,現(xiàn)已探明儲量27.8噸,遠(yuǎn)景儲量在100噸以上;境內(nèi)河流、地下水資批豐富,開發(fā)前景廣闊。
縣城距隴海線天水火車站98公軍,距洛門火車站83公里,公路狀況良好,通訊設(shè)施完善,各種電信服務(wù)齊全。
禮縣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旅游業(yè)獨具特色。明成化九年始置禮縣,殷末,周時是秦人的發(fā)祥地;先秦文化的重要發(fā)掘,將以無窮的魁力吸引眾多游人訪古尋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