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文縣概況]()
文縣,位于甘肅南部,與川、陜交界,東南與四川青川縣、平武縣接壤,西鄰四川九寨溝縣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北接武都縣,總面積4994平方公里,轄兩區(qū),25個級(鎮(zhèn)),304個行政村,有漢、藏、回、滿、朝鮮等民族,總人口24萬。文縣轄3個鎮(zhèn)、1
文縣,位于甘肅南部,與川、陜交界,東南與四川青川縣、平武縣接壤,西鄰四川九寨溝縣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北接武都縣,總面積4994平方公里,轄兩區(qū),25個級(鎮(zhèn)),304個行政村,有漢、藏、回、滿、朝鮮等民族,總人口24萬。文縣轄3個鎮(zhèn)、16個鄉(xiāng)、1個民族鄉(xiāng):城關鎮(zhèn)、碧口鎮(zhèn)、尚德鎮(zhèn)、鐵樓藏族鄉(xiāng)、丹堡鄉(xiāng)、劉家坪鄉(xiāng)、玉壘鄉(xiāng)、范壩鄉(xiāng)、中廟鄉(xiāng)、口頭壩鄉(xiāng)、尖山鄉(xiāng)、臨江鄉(xiāng)、黎坪鄉(xiāng)、舍書鄉(xiāng)、天池鄉(xiāng)、橋頭鄉(xiāng)、堡子壩鄉(xiāng)、石坊鄉(xiāng)、石雞壩鄉(xiāng)、中寨鄉(xiāng)。
文縣歷史悠久,秦以前俱屬氐羌,漢置陰平道,三國時魏陰平郡,南北朝時建陰平國,北周明帝封“文”置州,明洪武四年降州設縣,古時稱“陰平”。
文縣西高東低,東西長約217公里,南北寬約156公里,最高海拔4187米,最低海拔550米,山地約占總面積的90%,境內白龍江、白水江由西至東穿流而過,匯入嘉陵江。
文縣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區(qū),垂直氣候差異明顯,形成了亞熱帶、溫帶、寒帶疊次鑲嵌的不同氣候類型區(qū)。年平均氣溫15℃,無霜期260天左右,降水量400--800毫米。具有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氣候特點,適宜于南北多種動植物繁衍生棲。
文縣地處內陸腹地,屬秦巴山區(qū),地形獨特,構造復雜。境內山高林密,江河縱橫,素有“隴上江南”之譽,資源十分豐富。境內地形的復雜性和氣候垂直分布的多樣性,天然造就了豐富的生物種群。已查明的野生植物多達數(shù)萬種,尤以出產中藥材著稱,素有“千年藥鄉(xiāng)”之美譽,野生動物達1661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62種,屬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世界珍稀野生動物的主要分布地區(qū)。發(fā)展特色種植和特種養(yǎng)殖潛力巨大。
境內已探明的金屬礦和非金屬礦有20多種,100余處。其中儲量大、品位高的有金、銅、硅石、錳、重晶石、大理石等。礦產業(yè)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境內中國四大天池之一的洋湯天池,景色秀美,風光迷人;碧口水庫,高峽平湖,水天一色,大熊貓馴養(yǎng)場、黃龍寺隔山相映,一線相通,形成了具有最佳選擇性的旅游熱線。
國道212線從文縣東西貫通,兩條省道和十多條縣鄉(xiāng)道路與國道連接,南達成都、重慶,西連九寨溝、黃龍寺,北通武都、蘭州,形成了縣內外四通八達的公路運輸網(wǎng)絡。數(shù)字程控電話網(wǎng)城鄉(xiāng)貫通,數(shù)字移動通訊設施完備,有線電視網(wǎng)向農村擴展,城鎮(zhèn)服務功能日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