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渭源縣概況]()
是古老渭河的發(fā)源地,位于甘肅省中部,定西地區(qū)南部。縣內地貌多樣,宜農宜牧,北部為黃土梁峁溝壑區(qū),干旱缺雨,植被稀少;中部為淺山河谷地帶,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南部為土石高山地帶,高寒陰濕,海拔在1930—3941米之間
是古老渭河的發(fā)源地,位于甘肅省中部,定西地區(qū)南部。縣內地貌多樣,宜農宜牧,北部為黃土梁峁溝壑區(qū),干旱缺雨,植被稀少;中部為淺山河谷地帶,氣候溫和,土壤肥沃,南部為土石高山地帶,高寒陰濕,海拔在1930—3941米之間。全縣總面積20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0萬畝??側丝?4.34萬人。
渭源是個農業(yè)縣,素有“蠶豆之鄉(xiāng)”、“洋芋良種之鄉(xiāng)”之稱。全縣農作物以小麥、洋芋、蠶豆、玉米為主,年種植良種洋芋30萬畝以上,是全省各地乃至周邊省區(qū)的良種洋芋供應中心。渭源縣有“千年藥鄉(xiāng)”的美譽,主要種植當歸、黨參、紅芪、黃芪等多種中藥材,年種植各種優(yōu)質中藥材20萬畝以上。洋芋、中藥材是全縣最主要的支柱產業(yè)和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境內野生動物有100多種,珍貴動物有麝、羚、馬鹿、豹、雪雞、褐馬雞及秦嶺細鱗魚、鮭魚、娃娃魚等。 渭源縣是絲綢之路南段的必經之地,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及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構成了這里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縣內有始建于明洪武年間的灞陵橋,葬有孤竹國二圣伯夷、叔齊的首陽山,省級森林公園蓮峰山和石門夜月、天井幽谷、太白云海、雙門踩浪、鳥鼠同穴等30多處自然景觀,為旅游避暑之勝地。
渭源縣總面積2065平方公里,海拔1930米至3941米,縣城海拔2080米。共轄4鎮(zhèn)16個鄉(xiāng),217個村,1509個社??側丝?4萬人。耕地面積80萬畝。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全縣從氣候特點上,可分為三個類型區(qū)域:北部為干旱山區(qū),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土地面積大,農作物產量低;中部為川沿河谷區(qū),海拔較低,光熱資源豐富,水肥條件較好,全縣9萬多畝的水地絕大部分集中在這個區(qū)域;南部為高寒陰濕區(qū)域,雨量較多,低溫寡照,植被良好,蓮峰山、首陽山、天井峽、太白山等旅游景點主要分布在這個區(qū)域。
渭源縣自然資源主要有大理石,腐植酸泥炭,高嶺土,陶瓷土,天然次生林40多萬畝;南部山區(qū)生長有大量蕨菜。這里風景秀麗,文物較多。境內有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的灞陵橋,葬有孤竹國二圣伯夷、叔齊的首陽山、省級森林公園蓮峰山、鳥鼠同穴渭水源、秦長城遺址等16處旅游景點,為全省旅游之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