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旅游愛好者來說,壺口瀑布不可不游。一是因為它是我國僅次于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二是因為它是中華民族母親河上最大的瀑布;三是因為它的路程不遠,就在我們的比鄰山西省。在五一假日里,我?guī)е胰碎_始了壺口自助之旅。
起早趕到汽車西站,坐上開往臨汾的長途車,又轉(zhuǎn)乘臨汾到吉縣的班車。車到吉縣時,天已經(jīng)黑透了,離壺口還有45公里,只能下榻在吉縣了。我不知道將要看到的壺口瀑布到底怎么樣,甚至懷疑其是否值得這一路的顛簸。
在吉縣一下車,幾個出租車司機就圍上來搭訕,說他們在景區(qū)“有人”,壺口瀑布的門票是36元,他們連門票帶車費總共只要120元,就能把我們送進景區(qū),并且今晚還免費把我們送到住處明天早晨再去接。見我們將信將疑的樣子,他們說可以等游完壺口之后最后付款。我懷疑壺口景區(qū)的管理是否真的混亂至此,但權(quán)衡再三,最后還是選擇了他們的一輛面包車。同車來的游壺口的還有上海一家人,他們選擇了一輛桑塔納。
見路邊有窯洞賓館的廣告牌,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很想體驗一回,司機就把我們送到了郊外的譚莊窯洞賓館,并到賓館登記處打了個招呼,我知道,這是在要抽頭。果然,一會兒問起價來,服務(wù)員咬定一口價:一孔窯洞120元一分也不能少,只好入住。仔細打量這賓館,是在一處黃土坡上一拉溜挖出了20多孔窯洞,洞口外接了一段磚墻,券形的門窗很有風味。窯洞內(nèi)冬暖夏涼,外面已經(jīng)十分炎熱了,進入窯洞卻是涼爽宜人。
次日一大早,司機開著面包車準時來接我們上路。沿著盤山公路向西走了一個多小時,到了黃河岸邊,轉(zhuǎn)而沿黃河左岸南行。這一段黃河是晉陜兩省的界河,河左為山西,河右是陜西,兩岸皆是丘陵狀的山峰。這里的河面并不寬闊,河水也不是奔騰咆哮樣子。我再次納悶,壺口瀑布真的有那么壯觀嗎?
先經(jīng)過一個售票口,再經(jīng)過一個驗票口,司機向里面打個招呼果然皆順利通過,我不禁對壺口景區(qū)的管理之松懈深感“佩服”。到了壺口邊,司機在岸邊停車等候,我們下河去游覽。
還沒走到跟前,就聽到了震天的轟鳴聲,那是水流激瀉而下產(chǎn)生的聲音,感覺就好像是走進了一個有多少臺機器正在同時工作的車間,又恰似是千軍萬馬正在沖殺吶喊,也仿佛是暴風雨來臨時的萬鈞雷霆。走到跟前,更不能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只見渾渾的黃河水從北面緩緩而來,受地形所限,寬闊的水面至此突然收為一束,一下子傾瀉在狹窄的石槽里,就好似是一把巨壺在往下注水。水流相互沖撞,不但發(fā)出巨響,還激起水霧,蒙蒙地飄蕩過來,更形成了絢麗的七色彩虹,輝映在水面上,水流還激起水花,一陣陣如雨點般隨風刮到人們的臉上。我靜靜地佇立凝望著這壯觀的場景,我為之欣喜,為之激動,為之發(fā)狂……難怪你被當成國家名片印到了人民幣上,難怪亞洲第一飛人柯受良、黃河娃朱朝輝都選擇在此飛黃……一天多的長途跋涉絕對值得。
壺口邊上的民俗活動也很有意思,有村民在擺攤賣手工縫制的布老虎和虎頭鞋,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留山羊胡的老漢,他頭上裹著白羊肚毛巾,身穿土布衣衫,典型的黃土高原打扮。老漢手里的資料顯示,他上過央視等國家級大臺大報,是遠近聞名的名人,他牽著一頭毛驢,騎驢照一次相5元。
離開時,我還從黃河谷地里撿了一塊卵石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