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zhèn)安系“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qū),勞動艱辛,加之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人們在深山里生產(chǎn)、生活,很自然地把婚嫁這一人生喜事,作為文化活動的內(nèi)容,賦予了詼諧、風(fēng)趣的內(nèi)涵,表現(xiàn)了山區(qū)人民純樸、豪放的個性。
定情:鎮(zhèn)安的姑娘在選擇配偶方面,比其他地方的姑娘有更為明顯的主動性和勇氣。當(dāng)選定了某一青年后,就擇良辰吉日,在大清早青年還沒有起床的時候,來到青年獨(dú)居的窗外,用委婉、纏綿的情調(diào)唱道:
山高路長難通天,
井里水深不行船。
金井河畔岸兒高,
哥沒開口妹難戀。
青年聽歌者弄清是那個姑娘后,若對姑娘表示滿意,就唱道:
妹兒行路哥走坡,
心想問妹人太多。
妹若有意來相好,
唱支歌兒來還哥。
姑娘聽了高興地唱道:
唱歌之人識歌者,
撐船之人識水深。
采花之人識花路,
妹今已識哥哥心。
于是互相由窗孔里外寄過信物,各自帶在身上,這對男女就算定情了。
熬婚:男女雙方定情之后,女方經(jīng)常要到男方家去,和男方相會,并幫忙料理家務(wù),如挑水、做飯、給老人縫補(bǔ)衣服,以取得男方父母和兄嫂的喜愛。同時還要在八九月問的夜里,到男方驅(qū)趕野豬、狗熊的田頭茅庵里,用纏綿的情話伴男方度過漫漫長夜;在與野豬、狗熊的搏斗中,助男方一臂之力。在風(fēng)雨凄凄的夜里,男女雙方在庵棚里輕唱情歌,一方面互相傾訴愛慕;一方面使野豬、狗熊不敢逼近。女唱:
情哥情妹心相連;
好似葛藤把樹纏。
生生死死在一起。
鋼刀斬藤藤不斷。
男唱:
妹兒生來好身段,
臉兒好像紅牡丹。
哥有福氣得到你,
生同枕頭死同棺。
經(jīng)過一二年的考驗,男女情投意合,決心白頭偕老,才算“熬婚”成功。
提親:在“熬婚”成功的基礎(chǔ)上,由男方父母挑選兒女雙全的男女作媒人,擇吉日,攜禮品,引著男方去女方家中。女方父母安排女方以煙茶招待后,女方父母及媒人和男方圍坐一塊。男方先以伶俐口齒向女方父母說:“你家有枝花、花開香千家。我想來摘花,只怕不配她”。女方母親仍以伶俐口齒說:“我家有枝刺梅花、嬌生慣養(yǎng)在我家。渾身上下都有刺,不怕扎手就摘她”。這時媒人說:“男娃能吃苦,有刺不怕扎。把花養(yǎng)他家,香氣飄天涯。”說罷,女方端上酒菜,先向媒人和男方敬上一杯酒;男方隨即把女方父母喊一聲“爸、媽”,再向女方父母和女方各敬上杯酒。俗稱“開叫”此婚即成定局。
報日:在結(jié)婚前一月,男方備禮品和用紅紙寫的結(jié)婚日期 (名日:報單),由媒人帶男方到女方家中。先由男方向女方父母:叩首后,媒人將報單交女方父母。女方父母看過后,交女兒。女兒看過后以興奮的心情說:“紅紙寫黑字,我已全知曉。嫁妝要準(zhǔn)備,煩勞我二老。”女方父親接著說:“我養(yǎng)女兒十多年,剩下只有三十天,我女不必多操心,所有嫁妝我承擔(dān)。”之后,男女二人向女方父母跪拜,由男方說:“父母養(yǎng)女十多年,千辛萬苦忙不閑。女婿就是半個子,照料父母我承擔(dān)。”
結(jié)婚:由男方備花轎,請樂班,去女方迎娶,女方父母設(shè)宴招待。因山區(qū)路窄,途中翻山越嶺,跨溝過河,抬轎的人要挑選大膽心細(xì)的壯年,禁忌出事。前邊兩個抬轎的人,要隨時觀察路面情況,向后邊兩個抬轎的人打招呼。語言要簡短、明了,且要用吉祥詞語。
當(dāng)新娘由其父母背進(jìn)花轎坐定后,抬轎的人齊聲說:“喝了喜酒,起身就走。主人放心,路上順風(fēng)。”
花轎經(jīng)過轉(zhuǎn)彎處,前邊的人喊:“大彎小彎,新娘舒坦!”后邊的人喊:“隨彎就彎,新娘情歡!”
花轎過河踩石磴時,前邊的人喊:“踩石磴,新娘坐定!”后邊的人喊:“踏當(dāng)中,新娘心放松!”
花轎上臺子時,前邊的人喊:“上高臺,新娘紅運(yùn)來!”后邊的人喊:“一步一步慢慢來,新娘今晚樂開懷!”
花轎經(jīng)過樹枝遮頂?shù)男÷窌r,前邊的人喊:“青棚蓋頂,新娘百事懂廣后邊的人喊:“腰彎肩扛,新娘治家有良方!”
花轎經(jīng)過平坦大路時,前邊的人喊:“大路好走,新娘不丑!”后邊的人喊:“甩腳甩手,新娘今年就有(指懷孕)。”
花轎到男方門口停下來后,抬轎人齊聲說:“新娘下轎,吉星高照!互敬互愛,白頭偕老!”然后才拜天地,拜高堂,入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