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峪驢行日記]()
在遷安這座靜貽的小城休整了一天后,二日一早驅車來到了徒步地---桃林口,由于桃林口水庫門票四十元只得選一平緩處登上長城.遍布荊棘的山地異常難行,每個人都被酸棗刺扎的起了很多的紅包,奇癢難耐,看是平常的路競用了一
在遷安這座靜貽的小城休整了一天后,二日一早驅車來到了徒步地---桃林口,由于桃林口水庫門票四十元只得選一平緩處登上長城.遍布荊棘的山地異常難行,每個人都被酸棗刺扎的起了很多的紅包,奇癢難耐,看是平常的路競用了一小時十五分,站在長城之上,蜿蜒崎嶇的城墻順著山勢延伸下去,靜靜的臥在群山之間,在晨曦的沐浴下顯得格外壯美.山腳下流過一條清澈的青龍河,遠眺如天池一般的桃林口水庫,讓人留連忘返。老肥,企鵝異常興奮,尋找各種角度收錄長城上的景色.
簡單的休整后開始了我們長城上的穿越,背負著近五十斤的行囊在坍塌的甬道上艱難的行進著.多處斷崖濕滑艱險,一次次攀越過后回首走過的路至今仍讓我回味...這段長城屬于豆腐渣工程,墻體只是用亂石堆砌,而且殘破的程度非常令人心痛,雖然敵樓大都已經(jīng)坍塌,但長城的線路還算完整,依稀可見當年的氣勢.午后的行走更加艱難,烈日當頭,荊棘密布,四升飲水遠不及我們流失的汗水,更有斷崖峭壁折磨著我們,個種艱辛只有用雙腳來丈量它的人才會體味得到.在距劉家口近二十個敵樓之時,路遇北京驢友"白水一杯"
得知他所行線路與我們相同,深佩其膽識,于是相約同行.夜幕降臨之際,終于到達村口于是取水,設營,煮肉狂酒,盡顯餓驢之態(tài),在長城腳下伴著月色繁星把酒言歡,不亦樂乎!進入帳內(nèi),隨著四起的鼾聲,挑去腳上的燎泡漸入夢鄉(xiāng).....
早起之際營外早有一長城保護******老兄等候,問及我們所行線路后,講解了此斷長城的人文歷史,不勝感激.劉家口兩側山勢較緩,一道河水由關口流過.因此,關口建筑成高大的過水關樓,又稱"長城第一摟""另有東西樓當?shù)厮追Q"青龍白虎摟,甚為壯觀.有了第一天的經(jīng)驗后,行進速度明顯加快,向徐流營急進.在一山谷處遇一牧羊人,閑談得知"有女不嫁徐流口,有錢沒錢路難走""可見其路之艱難.徐流口乃是重要關口,曾有城廓、關門,可歷經(jīng)數(shù)朝數(shù)代,已毀之殆盡,只留有殘垣斷壁、片瓦碎磚。盡管殘破仍有當年雄渾之勢.吸取昨日天黑進村的教訓,雖是負重行走,更是加快了教程,沿途很少歇息,速干衣已濕透了N遍,大滴的汗水灑在長城磚上見證了我們的辛勞.中午時分已入河流口境內(nèi).
這段長城地勢險要,山勢尖禿,城墻為堆狀,殘破的烽火臺依然挺立在一個一個的群山之上,好象還守衛(wèi)著這最后的蒼涼.終于在日落之前進入了河流口.在一厚道的湯姓大叔家取水時,被讓入屋內(nèi),說啥不讓在外露營,騰出一間屋子給我等入住,并煮好飯菜一同進餐.荒涼的長城,純樸的村民,心存感激競無已言表......飯后在院內(nèi)掛起營燈,與湯氏父子飲茶聊天,明月下,長城邊此情此景已是我內(nèi)心中的一段永恒!冷口關原名清水明月關,冷口關是此次穿越最為難走的行程,山高路險.由于地形復雜,長城的走勢也比較復雜,抗戰(zhàn)時期這里曾發(fā)生了 長城抗戰(zhàn)中的惟一一次進攻戰(zhàn),一次趕走侵華日軍、奪回陣地的勝利戰(zhàn)。 行至一山頂,傳說中的“錯城”盡收眼底. 關于這段長城,當?shù)赜幸粋€民間傳說。當?shù)乩先藗冋f,明洪武年間,朝廷重修長城,一位將軍被派到冷口負責修建長城。剛開始,這位將軍恪盡職守,日夜操勞,與修長城的民工、士兵同甘共苦。當長城修建到冷口時,將軍發(fā)現(xiàn)附近有溫泉,于是就隔三差五去泡。飽暖思淫欲,泡完溫泉的將軍又想找女人,可巧一位漂亮的村姑貪戀榮華富貴,前來投懷送抱。從此,將軍把修建長城的事忘到了腦后。將軍每日花天酒地,民工和士兵們很是憤怒,開始消極怠工,工程速度慢了下來,當長城建到“錯城”處時,部將見施工圖紙上設計的****不清楚,前去請示往西修建還是往北修建,卻遭到將軍的一頓呵斥。部將回去后讓大家沿著山頭向北修筑。一個月后,朝廷派人前來檢查,發(fā)現(xiàn)這里的長城修錯了,而且工程進展緩慢。弄清這位將軍的所作所為后,朝廷將其就地斬首。民工和兵士吃盡千辛萬苦,卻白費了工夫,個個義憤填膺,他們就把將軍的尸體用亂石埋到了“錯城”之上。翻過了一座座山,走過了一道道梁,長城依然在我們的眼前延伸著,由于流失了過多的水分和糖分此時的我們都已瘦弱了一圈,背包的腰帶已經(jīng)拉到了盡頭.尤其企鵝初走驢線,此時的體能與精神都已受到了一種嚴重的考驗,在我倆的鼓勵和后來的呵斥下不得已繼續(xù)前行.出了冷口后,滿腦子想的就是肉和啤酒,村中沒有飯店,為了補充能量走了十里路終于找到了一家小店.由于為了省水午餐沒吃,此時的我們吃像可想而知......
隨著帳外陣陣的雞鳴,早飯后,我們開始了第四天的旅程。沿著加油站旁邊的公路,又登上了長城.清晨的山風凜冽,隨后又下起了小雨,提早預告了今天的艱難.雖讓我們是自虐的驢子,只得盡起驢子的本分了.白羊峪山雄關險,為通往塞北的咽喉要道。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白羊峪長城最早修建于戰(zhàn)國時代,明朝戚繼光戍邊加固重修。四周山高峰險,山巔之上長城蜿蜒,其中長達4華里的大理石長城堪稱萬里長城一絕。建筑奇特的神威樓,歷經(jīng)滄桑400余載,烽火臺,謊城,都察院,水關,等古代邊關防御體系完整地匯集于此。今天二十公里的行程,風雨中讓我們用我們的雙腳來觸摸這千年的滄桑吧.由于昨晚爆撮了一頓,身體得到了極大的回復,加之又是最后一天的行程,于是信心十足.每人都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腳步.行至大理石段是,歲月的侵蝕從外表已看不出來了.白羊峪東側長城上的文字磚,大約在三百多米的距離內(nèi)文字磚十分密集,在長城沿線絕無僅有。分別刻著右二司,左三司,右三司,其中已右三司居多!之前走過的多是"中"字和"右"字居多. 被當?shù)厝朔Q為“馬圈”、“的謊城,如今雄姿猶在.它位于水關東側的制高點上,易守難功,可望而不可及.在一山腰處見到了神威摟,神威樓已歷經(jīng)400多年的風雨,盡管很多地方殘破,但保存到今天這種狀況已屬不易了.風雨中我們艱難的行進著,與其說是雙腳的行走,更是一種精神上的行走.當我們走出口子進入村落之時,結束了煉獄般的行程,我已為長城所感動,為負重六十多斤的老肥所感動,為頑強堅持的企鵝所感動,同樣為我自己所感動.山顛之上的行走,對于生活生活在繁雜,喧囂中的人來說,每一步都是一種體味,一種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