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水簾洞景區(qū)介紹
坐落在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鐘樓山峽谷中,是一個約50米高,30米深的拱形自然洞穴。洞內(nèi)有四圣宮、觀音寺、南殿、菩薩泉和數(shù)十個小殿。
自然巖洞有開有合,錯落有致,工藝精巧,其中尤以菩薩殿最為高大華麗。該殿上下兩層,下層石壁洞中有一汪清池,清澈見底;上層橫匾大書“西山暮雨”四字,內(nèi)塑當(dāng)?shù)孛耖g傳說中的麻線娘娘,水簾洞的崖面上保存著北魏、隋、唐、元各代的佛教巨幅壁畫。整個洞樓臺、泉石、雕塑、畫像交相輝映,有天然布景之趣。
武山水簾洞石窟位于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25公里處的鐘樓山峽谷中,現(xiàn)有水簾洞、拉稍寺、千佛洞、顯圣池四個單元,為絲綢之路東線上一處重要的石窟寺院。始建于十六國時期的后秦,經(jīng)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至元,歷代屢有修建。
其中,以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崖題記、雕塑作品、壁畫及木構(gòu)遮檐最為珍貴。拉稍寺又名大佛崖,在一塊巨大的崖壁上摩崖浮雕塑造一高達(dá)四十余米的釋加佛像,崖面三分之二曾為壁畫,現(xiàn)存部分極其珍貴。
千佛洞因壁畫千佛而得名,又因有摩崖懸塑七佛,俗稱七佛溝,是位于拉稍寺西北約一公里處的天然巖洞,巖洞一側(cè)崖面上以木樁棧道分為壁畫和懸塑造像兩部分。水簾洞和顯圣池為天然巖洞,崖面上繪有歷代巨幅佛教壁畫,殿、臺、樓、閣依自然巖洞有開有合,錯落有致,尤以菩薩樓最為高大華麗,內(nèi)塑當(dāng)?shù)孛耖g傳說中的麻線娘娘,滿掛盈聯(lián)匾額,引人入勝。
市內(nèi)有公共汽車到水簾洞風(fēng)景區(qū),路況一般。
地址:天水市武山縣城東北約50公里處的鐘樓山峽谷中。
郵編:741000
開放時間
8:00——16:00
最佳旅游時間
每年9月至11月,是天水市全年最佳旅游季節(jié)。
交通指南
火車站前廣場的6路公交車可到市區(qū)所在地秦城區(qū),票價2元,行程40分鐘,每15分鐘一趟。天水出租車起步價為5元,每公里1元,如果打的的話,從北道區(qū)火車站到秦城區(qū)車費(fèi)約20元。市內(nèi)有公共汽車到麥積山(車程約1小時多)、仙人崖、石門山等風(fēng)景區(qū),路況一般。
天水旅游投訴電話:0938-8272659
甘肅省旅游投訴電話:0931—8411200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最新游記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