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公園位于南京城西北,瀕臨長江。
景區(qū)內(nèi)有閱江樓、玩咸亭、古炮臺、孫中山閱江處、五軍地道、古城墻、地藏寺、五色土、靜海寺等30余處歷史遺跡,是一個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于一體的全國知名旅游勝地,為國家AAAA級旅游風(fēng)景區(qū)。
獅子山高78.4米,周長2公里,占地約14公頃。從江面看此山,似一只蠕動的青螺,又如少女頭上的發(fā)髻,古有“吳檣遠眺,看隔江螺髻離離”之句。因其地處南京城北,古有“北山”之名。
晉元帝司馬因北方“八王之亂”逃往金陵,初渡長江時,“見此山嶺綿延,遠接石頭,真江上之關(guān),以比此地盧龍(河北長城線上盧龍),故名?!薄氨R龍山”之名歷經(jīng)東晉、宋、齊、梁、陳、隋、唐、宋、元等九個朝代達1000多年。1373年(洪武六年)9月,明太祖朱元璋駕臨盧龍山,將其更名為“獅子山”。三月后,在其親撰的《閱江樓記》中言明了更名原因:“一峰突兀,凌煙而侵漢表,遠觀近視,實體狻猊(獅子之別名)之狀,故賜名曰獅子山?!弊源耍蔼{子”替代了“盧龍”。
獅子山景區(qū)從1993年起就開始籌劃設(shè)計,1998年開始建設(shè),到2001年9月底道路,主要景點基本建成有:在東區(qū)有沿街照壁,“盧龍勝境”、“獅雄觀”牌坊、牽馬出征及朱元璋雕象等一組建筑;山之東、西、北連同環(huán)山“盧龍湖”,開辟了馬蹄形山公園;古城墻經(jīng)加垛、補缺、修葺如初,墻頂內(nèi)側(cè)還辟有寬2米多的便道;山腰東有玩咸亭、西有地藏寺;山頂有明太祖朱元璋賜名、撰記的高50米、面積為3500平方米的“閱江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