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位于廣東省廣州市中山二路,坐落在中山三路東較場北面的紅花崗上,是為紀念廣州起義中英勇犧牲的5700多名烈士而興建的大型紀念性公園。
1927年12月11日,張?zhí)住⑻K兆征、葉挺、葉劍英以及周文雍、聶榮臻等同志,為貫徹黨中央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發(fā)動了廣州起義。12日中午召開廣東工農兵擁護蘇維埃政府大會,正式宣布成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亦叫“廣州公社”。蘇兆征為政府主席,這是中國第一個無產階級的城市政權。紅色革命政權僅存在了三天,其后反動派五天內屠殺了5700人。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廣州起義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武裝的偉大開端,是第一次在大城市中建立了紅色政權的偉大嘗
試。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于195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30周年紀念日落成,周恩來親筆題寫陵園名。1958年5月正式對外開放。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占地18.6萬平方米,分陵區(qū)和園區(qū)兩部分。陵區(qū)建筑格調莊嚴肅穆,綠化以蒼松翠柏和紅花為基調,有廣州起義烈士紀念碑、廣州公社烈士之墓、葉劍英元帥墓、“四烈士”墓、正門門樓、陵墓大道等景點,其中最著名的有羊城八景之一的“紅陵旭日”景觀。園區(qū)是典型的嶺南園林風格,以清新淡雅的綠化配置和園林造景為特色,有“血祭軒轅”亭、中蘇人民血誼亭、中朝人民血誼亭、人工湖、拱橋等,還有花卉館、兒童游樂園、溜冰場、健美樂苑等各種活動功能區(qū)及設施。陵園內景點有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鄧小平、葉劍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題詞,顯示了陵園豐富深厚的人文內涵。陵園西南部建有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原廣東咨議局舊址)。
陵園內曲徑延綿、綠樹蔥蘢、鳥語花香,除了經常舉辦大型祭奠英烈活動,還舉辦迎春花會、園林博覽會、盆景展、花卉展以及廣州起義革命歷史、書畫攝影、藝術生物和生態(tài)科普宣傳等活動和展覽,年均超過600萬人次進園參觀和活動。每年12月11日和清明節(jié),成千上萬的學生和各界人士前來這里拜祭英烈,舉行各種紀念活動。
廣州起義烈士陵全園集紀念、游覽、科普、休憩等活動功能于一園,是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東省、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1963年和1986年兩度被評為羊城八景之一,稱“紅陵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