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位于四川綿陽市安縣,東距綿陽80公里,南距成都130公里,是一座萬民朝仰的佛山,也是古老生物群落的避難所、原始生態(tài)的保護圈。
面積220平方公里的千佛山坐落在安縣、北川、茂縣交界處,從東面的一馬平川到最高海拔3033米山頂?shù)腻七姖u變鑄就了峰巒的優(yōu)美曲線。從平原到高原,相對高差近2000米,海拔高差賜予了千佛山千變的風景,在千佛山有著“一山分三帶、景色各千秋”的獨特景觀,形成“春看杜鵑、夏望瀑布、秋賞楓葉、冬觀冰雪”的典型亞熱帶高山生態(tài)景觀。
千佛山形成于遠古侏羅紀第四紀冰川,冰川的侵襲使這里構(gòu)成了古老生物群落的避難所,成為眾多珍稀動植物的保存和繁衍地。千佛山原始森林覆蓋率達96%,是全球同緯度地區(qū)保存最好的野生動植物類型區(qū)。千佛山有4萬畝國家一
級保護珍稀樹木珙桐樹,有10萬畝箭竹海,15只大熊貓常年在這里活動。在1萬多畝原始杜鵑林中生長著70多種野生杜鵑,其中胸圍最大的杜鵑樹竟有兩米多,最難看到的紫色杜鵑和黃色杜鵑成為這里的當家花旦,銀杏、紅豆、楠木、香樟等珍稀樹木隨處可見,有牛羚、金絲猴等9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獼猴、小熊貓、扭角羚等30多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五百里方圓連三州”,千佛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演繹出這里燦爛的文化,經(jīng)久的文化猶如一壺老酒日益醇香,千佛山也因文化而更彰顯厚重和滄桑。整個千佛山山形酷似一尊大佛,山中的山水都帶有佛的靈性,自古以來千佛山一直是佛教的圣地。千佛山橫亙在高山和平原之間,成為神奇西羌與內(nèi)地聯(lián)系的紐帶,自古就是茶馬古道中的重要一環(huán)。
1993年,千佛山風景區(qū)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2002年11月,國家林業(yè)局正式批準千佛山為國家森林公園,千佛山的良好生態(tài)成為千佛山的最大資本,已經(jīng)成為四川第三大自然生態(tài)景區(qū),成為城市人休閑的必備之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