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川藏線成為越來越多人出行旅游的選擇。川藏線就像一個夢種在我們的心中,走上川藏線,看過了遼闊的草原、欣賞過了壯闊的山峰、走過了壯美的公路、體驗過了險峻的臨崖路……
川藏線上那些耀眼的風景固然引人入勝,但分布于川藏線上的這些原始的村莊,同樣有著歷史歲月里沉淀下來的濃濃韻味。
然烏鎮(zhèn)來古村
來古村,集大自然萬千寵愛于一身,卻低調(diào)、隱秘、不為人知。這個叫來古的村落美麗而安靜,它乖乖地待在神秘的來古冰川下,等待著尋覓美景的人來發(fā)現(xiàn)它。
當你跨過高山與流水,初到這里時,你會驚艷于它的美麗,驚喜于它的靜謐,驚嘆于它周遭雪山冰川的宏偉。來古村在冰川和雪山之間散落而坐,牛羊出戶,雞犬互鳴,田園阡陌,佛塔桑煙,一派勝境。
芒康 鹽田
說到芒康,不得不提鹽井鹽田,早在唐朝時期,當?shù)鼐鸵呀?jīng)開始曬鹽,鹽田已經(jīng)有1300年歷史,是我國唯一保持完整的手工曬鹽的地方,也是滇茶運往西藏的必經(jīng)之路。
這片神奇又充滿靈氣的凈土,無數(shù)人路過,卻從未進真正入過它的世界。鹽井的原始制鹽工藝起于何時,同樣也沒有人說得清。千年過后,伴著滾滾江濤,鹽井的女子們依然奔走在江邊的羊腸小道上,井然有序的重復著先輩們的工作,背鹵水,曬鹵水,利用風和陽光析出鹽晶,然后收鹽……瀾滄江畔的原始畫面一堅持就是千年。
波密
波密,藏語意為“祖先”的地方,這里一年四季都是一幅流動的天然畫卷,一個遺落在西藏東南邊的世外桃源。比稻城清凈,比墨脫多情。去過的人,沒有一個不愛它。背負雪山,面朝湖泊,閑逛古村,寄情桃花......
這是一個遠離喧囂靜靜發(fā)呆的地方,這是一個呼吸著桃花、草香,云中彌漫著水霧的地方。這里的日子,永遠風輕云淡。
魯朗鎮(zhèn)
魯朗,藏語意為“龍王谷”,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兩側(cè)青山由低往高分別由灌木叢和茂密的云杉和松樹組成“魯朗林海”。這一片藏在云霧里的森林,就像一個無可抵擋的童話,有著巨大的魔力。
溪流蜿蜒,泉水潺潺,草坪上成千上萬種野花怒放盛開。森林環(huán)繞的高原小鎮(zhèn),木屋、籬笆、高山草甸,好似瑞士風光。勾畫了一幅恬靜、優(yōu)美的“山居圖”。
扎西崗村
魯朗鎮(zhèn)不遠處就是扎西崗民俗村,坐落在魯朗美麗的高山牧場之間,一路的田園風光,草木蔥蘢,牛羊閑步,雞犬互鳴,柵欄交錯,田疇阡陌。它有一望無際的柵欄圍場,它有綠草油油的牧場草甸,它有四處可見閑散的牛馬,它有氣派寧靜的村寨藏居。
這個原生態(tài)村落,給人一種來到天堂的錯覺。融合了藏、漢、門巴等民族藏式風格的建筑,在這里,可以感受到他們神仙般的生活和古樸的民風民俗,真正體驗世外桃園般的寧靜與祥和。
丹巴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縣境內(nèi),距縣城約8公里,猶如田園牧歌般的童話世界,享有“藏區(qū)童話世界”的美稱。她是被世界遺忘的世外桃源,這是丹巴最具代表性的藏寨,幾百幢藏寨錯落有致地建筑在山上,曾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中國最美的鄉(xiāng)村之一。
甲居,藏語的本意是指“百戶人家”。藏寨從大金河谷層層向上攀緣,一直伸延到卡帕瑪群峰腳下,整個山寨依著起伏的山勢迤邐連綿,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灑落在綠樹叢中。景美,人美,建筑美,縱橫連綿的群峰像一幅幅看不盡的畫。
錯高村
它是一座位于西藏工布江達縣圣湖巴松措深處的千年古村,背倚雄奇中國最美的雪山南迦巴瓦,面臨溫潤如碧的巴松措。裊裊炊煙下,它有著人間濃濃的煙火氣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靠這樣的自然條件,人們的生活方式充滿了與自然相融合的特點。
這里的民居沿用工布藏族的傳統(tǒng)建造方式,因地制宜利用木、石構(gòu)建,石砌的院墻上堆放著薪柴,寬敞的院落既可堆放草料又能圈養(yǎng)牲口。曲折的小巷在院墻之間婉轉(zhuǎn)逶迤,串起村民們祈福、轉(zhuǎn)經(jīng)、祭拜的腳印。錯高村就這樣安然鑲嵌在雪山綠水之間,續(xù)寫著工布藏族古老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