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峪自駕游游記]()
2006年9月22日,星期五,和老同志們一起,興致勃勃,興高采烈,游覽昌平碓臼峪。天氣晴朗,紅日高懸,雖然已是晚秋,還是有一點夏日炎炎的感覺。想一想,啊,因為閏月,農(nóng)歷還是八月初一哩,秋老虎好像還有點眷戀紅塵,舍不得就此遁
2006年9月22日,星期五,和老同志們一起,興致勃勃,興高采烈,游覽昌平碓臼峪。天氣晴朗,紅日高懸,雖然已是晚秋,還是有一點夏日炎炎的感覺。想一想,啊,因為閏月,農(nóng)歷還是八月初一哩,秋老虎好像還有點眷戀紅塵,舍不得就此遁入山林。碓臼峪位于十三陵西北4公里的地方,距離北京市區(qū)大約有50公里。學(xué)校上午開車去,一小時到達(dá)十三陵大門,再前進(jìn)20分鐘,就進(jìn)入了碓臼峪景區(qū)。下午返回時,交通擁擠,全程耗時正好100分鐘。碓臼峪,不同于別的景區(qū),具有自己的特色:山高而陡,石大而多,水清而靜,路直而平。進(jìn)入景區(qū)大門,迎面就是三個大石頭。最大的大石上,刻有三個巨大的紅字:迎賓石。這個石頭有多大呢,我看,三居室的住宅,肯定裝它不下。再往里走,沿途都是很大的大石頭。山路是相當(dāng)平緩的,沒有急劇的拐彎,也沒有陡峭的上下,就是走完三公里的全程,到達(dá)終點,也還是緊臨水邊。慢慢瀏覽,走完全程,也就是一百來分鐘。整個山路,始終與溪流并行。水很清澈,平靜地流淌。偶爾也有點湍流,但一點沒有洶涌的樣子。沿途景點不少,大多是由大石頭形成的。如虎頭崖,在高高的懸崖上,凌空冒出一個大石頭,凹凸不平,越看越像,就像大老虎,昂首仰望太空似的。有個聚仙石屋,在山腳下,幾塊大石,依靠崖腳,天然形成一間大屋。眾仙聚集在這里,不管是論道或是休閑,背靠群山,面對清流,人間的快樂,想來不會比天宮太差。還有一塊大石頭,比屋子還大,聳立在路邊的河灘上,上面刻有三個大字"點將臺"??磥砣A夏文明史,也是一部戰(zhàn)爭史,到處都有點將臺。這里是誰點將呢?是焦贊吧,因為碓臼峪的名稱就是從焦贊得來的。按照民間的傳說,宋朝有個將軍,名叫焦贊。為了反擊遼國的入侵,他統(tǒng)率大軍經(jīng)過這里。當(dāng)時,糧草供應(yīng)不上,軍隊鬧饑荒。他親自使用手中的兵器,把一個大石頭鑿成大臼,采集山上野果,放入臼中搗碎,煮給士兵充饑。隨后北上,大破遼兵,有力地保衛(wèi)了大宋邊疆。后來老百姓利用這個石臼舂米,出現(xiàn)了奇跡。米舂好后,往外取時,竟然取之不盡,大大解除了當(dāng)?shù)鼐用竦募Z荒,地名也就叫成了碓臼峪,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這里山的特點是垂直壁陡,奇峰突出,怪石嶙峋,而且是緊緊夾在山路溪流的兩旁。山石擠壓狹窄的地方,只能容得一人通過,胖子也許一人都難。這里所謂游山,只是在谷底行走,看看山罷了。峽谷幽長,奇景眾多,有人甚至把這里叫做是北京的小三峽。這里真是蒼天賜給老年人的自然游樂場,平日不大登山的老人,都能比較輕松地走完全程,而不覺得有多么勞累。沿途還有當(dāng)?shù)鼐用癯鍪墼S多自家采摘的農(nóng)產(chǎn)品,如南瓜、扁豆、甜棗、酸棗、核桃等等,真是價廉物美,算得上是游客與農(nóng)戶的雙贏。游完了,回到家里,心里好像還在山谷河邊轉(zhuǎn)游似的。想著想著,想出了幾句順口溜:懸崖峭壁石頭山,清溪流水在路旁。幽谷漫游身心爽,深秋猶覺暖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