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市的“秀水”
舊城區(qū),被當?shù)厝朔Q為麥地納。在阿拉伯語里,“麥地納”意為“城市”,又有“城中之城”的解釋。它主要是商業(yè)、手工業(yè)和民用住宅三位結(jié)合的城區(qū)。舊城區(qū)的城墻雖已不存在,但仍保存有近10座城門,其中海門就是連接著新舊城城區(qū)的城門。在這里是沒有高層建筑的,最高的房屋僅有兩層,有些狹窄彎曲的街道只能容兩人相對通過,保持著古香古色的阿拉伯東方色彩。
舊城區(qū)里市場一個接著一個,店鋪一個挨著一個,而且每條街道通常是一種行業(yè)。街道雖窄小曲折,卻是突尼斯稱最有活力的地段。路邊商店各路貨物應(yīng)有盡有。突尼斯的手工藝術(shù)制造者們是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他們聰明地把現(xiàn)代與潮流結(jié)合起來:吹氣眼鏡、 陶瓷一經(jīng)能工巧匠們簡單的加工,一件件陶瓷做成的首飾品變成了這里獨具特點的小裝飾品,極具收藏價值。成堆的手工編織地毯將傳統(tǒng)的編織手法、圖形以及色彩與娛樂結(jié)合起來。當我在貨攤和阿拉伯人聚居地游走時,還發(fā)現(xiàn)了雕刻精美的武器架、 刺繡精細的馬鞍和代表著古代手工藝者水平的涂漆箱。身邊不時走過三三兩兩的外國游客,有種置身北京秀水街的韻味,不同的商販、商品,感覺卻是一樣的。我在這令人眼花繚亂的商品中,挑選了一瓶香水作為紀念品。在突尼斯,香水是社會中互贈禮物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典型的香水香味包括:茉莉花和玫瑰精油等。除了香水的誘人香味外,那些用來裝香水的精美小瓶子也備受人們喜愛。
與北京秀水街不同的是,在這里, 除了商販的叫賣聲外,還能聽到手工作坊里發(fā)出的鏘鏘聲,充滿著濃厚的阿拉伯鄉(xiāng)土氣息。置身在這麥地納的阿拉伯市場,仿佛又回到《一千零一夜》里所描繪的那種仙境之中。在北非穆斯林城市中,麥地納舊城區(qū)是城市規(guī)劃最協(xié)調(diào)均勻的典范之一,反映出精湛的阿拉伯建筑藝術(shù),也充滿著當?shù)鬲毺氐膫鹘y(tǒng),但商鋪老板都是狡猾的經(jīng)商老手,買東西時別忘了照開價的一半砍價。
作為突尼斯首都的突尼斯市是一座阿拉伯古老建筑與現(xiàn)代化的建筑藝術(shù)融合為一體的迷人城市。一道城門把市區(qū)分成了現(xiàn)代化的新城和具有民族傳統(tǒng)的舊城。新城區(qū)興建于1881年以后的殖民統(tǒng)治時期,因坐落在舊城通向海濱的一片低洼地帶,故而稱為“低城”。新城里,隨處可見高聳林立的大樓和繁忙的商業(yè)氣息。而位于市中心的北面,是一處有名的城市風景區(qū)——貝爾韋代爾公園,整座公園坐落在一片樹木蔥蘢的丘陵上,即使在每年12月份,也是芳草如茵,鮮花盛開。而更令人大開眼界的是,這個公園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植物標本儲藏室,在這里,據(jù)說凡是地中海一帶的樹木花草,均可以見到。獨自一人漫步在這大自然的原始氣息中,欣賞著身邊各種不知名的花草,有種返璞歸真的愉悅感!
馬賽克鑲畫中的故事
在突尼斯市的街道上漫無目的地游走是體驗當?shù)厝松畹淖詈梅绞?。然而,有許多的景點也是不可錯過的。因為,這些地方也體現(xiàn)了突尼斯的獨特魅力。在突尼斯,有一個必去之地, 便是突尼斯城內(nèi)的巴多博物館(BARDO)。它擁有世上最多的馬賽克品, 它們色彩絢麗,栩栩如生,成為羅馬帝國豐富美麗的遺物。絕大多數(shù)的馬賽克作品都是私下送給羅馬貴族的, 并多用于記述當時人們認為重大的事件。如此種類繁多, 數(shù)目巨大的馬賽克藏品, 難免會讓人認為馬賽克的制作是非常容易簡單的, 然而, 事實上, 每一幅馬賽克作品, 都需要耗費相當?shù)臅r間和非常高超的技術(shù),讓人比較欣慰的是這里的很多作品都保存得很不錯。此外,在這里還能看到為數(shù)不少的古羅馬雕像。這些雕像或是馬賽克作品仿佛使每個游客回到了這片國土的古老時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民,但是,人類創(chuàng)造文明的精神是相同的,也是永無止境的!
迦太基歷史的輝煌和悲涼
有人說: “人到突尼斯,必至迦太基。” 迦太基是突尼斯的標志。古老的迦太基古城遺跡, 緊傍地中海岸。迦太基,腓尼基語的全稱是“卡爾特——哈達什特”,意為“新城”。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七世紀,腓尼基人、羅馬人、汪達爾人、拜占庭人,先后占領(lǐng)過迦太基,并在這里建立國都或首府。最后歸于阿拉伯人手中。每次爭奪都非常殘酷,都以踏平迦太基而結(jié)束。
游人到了迦太基,當?shù)厝藭赋瞿氖堑俣纪率堪聊岚⑺拐勄檎f愛的地方,哪是蒂都濯洗梳妝的井臺,那是女王號令之所。更妙的是,遺址上的小山丘建了一座豪華大廈,取名“蒂都女王旅館”。站在山頭,俯視著山下的一磚一石,遠處已經(jīng)斷裂的花崗石柱子,地上零星散落的石磚,破裂的城墻……斷壁殘垣中依稀透露出這里昔日的輝煌和悲涼。
突尼斯1956年獨立后,有計劃的發(fā)掘迦太基遺址,出土文物多為羅馬時代的作品。其中最完整的是古羅馬劇場,露天圓形階梯狀,石頭層層壘疊。觀眾席幾乎壘到山頂,任何座位都能看到舞臺,并能清晰聽到舞臺上的歌聲和臺詞,劇場正面和左右都有門上下。突尼斯政府加以修整后,每年都在這里舉辦“迦太基國際聯(lián)歡節(jié)”。
西迪布撒以德小鎮(zhèn)的浪漫
另一突尼斯市東北郊是著名的風景游覽區(qū)—— 西迪布撒以德。漫步于堪稱地球十大浪漫小鎮(zhèn)之一的西迪布撒以德,安達路西亞風格的白屋藍窗小屋,加上滿街飄香的丁香花瓣,我身不由己地被卷入這詩一般的畫面中。在這里,沒有大都市的繁華麗景,沒有奢華的霓虹燈閃爍,更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在這里,我更愛小鎮(zhèn)的恬靜,薄荷茶的清香,小咖啡館的長凳。甚至連平日讀過若干次的愛情小說在這里加以咀嚼居然有種特別的韻味,就好像夢中人在腦海的浮現(xiàn)讓我沉醉,再沉醉……據(jù)說每年夏天都有上百萬的歐美游客慕名而來,就是要為他心愛的人買朵紫色的丁香花戴在她的頭上,然后獻上情侶間最溫存的愛語。能想象這是一種多么浪漫的場面,我甚至想稱這小鎮(zhèn)為愛情小鎮(zhèn),是的,這樣的浪漫不得不讓人聯(lián)想到愛情。
坐在長板凳上,看著突尼斯的夜景 ,細細品味著口中的突尼斯佳肴,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開始眷戀眼前的這個地方。有些時候,旅行不單單是背著相機隨處留念,有些東西不是相機可以裝滿的,有些感覺也不是能夠用文字表達清楚的。雖然明天即將告別這里,我要把關(guān)于這個國度的一切記憶,永遠留在腦海中。
Tips
外匯:
突尼斯是外匯管制國家,所以兌換外幣基本上無需東比西較。但因為每天都會根據(jù)國際匯率市場的動態(tài)上下小幅調(diào)整,所以一次不必兌換很多。突尼斯的貨幣單位是Dinar(第納爾),一個Dinar再分為 1000個Mills。1美元大約兌換1.3個Dinar,1歐元大約兌換1.6個Dinar。
行:
中國沒有直達突尼斯的飛機,游客一般要在歐洲轉(zhuǎn)機。
突尼斯全國的出租車收費標準統(tǒng)一,按時段收費,午夜以后基本上是兩倍的日間收費標準。
迦基古城遺址離突尼斯市不遠。坐車20分鐘就能來到比爾薩山丘。
博物館距離市中心大約4公里,需要打出租車,或者乘坐的輕軌Metro。
宿:
突尼斯的旅館可分成兩類:一個是歐比吉斯迪強斯國際旅舍(Auberges de Jeunesse)。 一個是由政府經(jīng)營的麥森迪斯強斯旅舍(Maisons des Jeunes)。歐比吉斯旅舍的每一間旅館各有各的特色。例如在突尼斯由主教住所改建的旅館,以及在霍德所昆(Houmt Souq)古色古香的大客棧。一晚收費美金四元。反觀政府經(jīng)營的麥森旅舍,全都是毫無特色的兵房所改建的建筑物,且統(tǒng)一價格,一張住宿用的床鋪一晚美金四元。最便宜的旅舍是多人一房的合宿,只收美金兩元,但這些地方較不適合女性居住。
食:
真正能夠體驗到正宗突尼斯美食的地方, 只有在當?shù)赝荒崴谷说募抑小4送?,只有少?shù)的餐廳能夠提供真正頂級的傳統(tǒng)突尼斯美食,而麥地納著名的達俄杰(Dear el Jeld) 餐廳就是這其中最為有名的一家。
典型的突尼斯風味餐廳在你點菜時會首先提供橄欖食品及Harissa辣椒醬。它是一種有紅胡椒及咖哩醬調(diào)制成的辣椒醬, 用來蘸面包吃。第一道菜往往是用香料熬成的Chorba 魷魚湯, 或到處可見的磚形雞蛋。它是在一個煎熟的信封形餡餅皮里放入一個雞蛋,吃時擠些檸檬汁在上面將會是味道更純正。第二道菜選擇蒸燕麥粉則是再恰當不過了。作為一道標準的突尼斯菜肴,燕麥粉主要是將蔬菜,肉以及家禽共同煨燉,再將粗粒小麥與馬加(MARQA)蒸熟作為容器,一道濃味蔬菜燉肉便完成了。而蒸燕麥粉最好的佐菜則是mechouia-由番茄加上烤胡椒做成的沙拉,這份佐菜十分健康,并可以根據(jù)時令的不同選擇各種不同的新鮮的水果。這些水果搭配著燉肉,不僅健康,而且十分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