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涇縣云嶺有一位“紅嫂”式的革命母親張素蓮,人稱張媽媽,她是一位鐵骨錚錚的巾幗英雄,更是云嶺人民引以為豪的驕傲。
1938年8月新四軍軍部進駐云嶺后,新四軍民運干部們廣泛深入到群眾中開展社會調(diào)查,宣講團結(jié)抗戰(zhàn)的道理,激發(fā)群眾的抗戰(zhàn)熱情,動員民眾建立各種抗日組織。由于皖南山區(qū)較為閉塞,封建意識較濃,尤其是婦女身受神權(quán)、族權(quán)、夫權(quán)的三重壓迫,思想禁錮嚴重。因此,在民運工作中動員婦女難度較大,隊員們不辭勞苦,深入到家庭中,一邊幫做家務活,一邊和婦女拉家常,向她們宣傳婦女解放和團結(jié)抗日的意義。隊員們不厭其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于使平時足不出戶的家庭婦女走出家門,投身于抗日的洪流之中。
張素蓮就是由新四軍戰(zhàn)地服務團楊瑞年同志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自覺投身革命,積極參加和組建了云嶺婦抗會,并任云嶺地區(qū)婦抗會主任。張素蓮全家11口人就有8人參加革命。美國進步記者、作家史沫特萊在《中國的戰(zhàn)歌》中這樣描寫她:“她膚色棕褐,血管突出的蒼老的手臂,象小山坡上的山脊。她瘦而結(jié)實,說起話來果斷有力而近乎嚴厲,花白的頭發(fā)從隆起的額頭往后梳,在脖頸后挽成一個髻。她是個寡婦,現(xiàn)有4個孩子,她3個兒子中較大的兩個在新四軍。”新四軍在云嶺期間,張素蓮將自己家大部分的財產(chǎn)拿出來慰勞傷兵和戰(zhàn)士。她還經(jīng)常為新四軍做鞋、洗衣、收雞蛋、繡枕頭、縫制床單。同時她的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和大兒媳都參加了新四軍,這種全家革命的典型適應了新四軍擴軍工作的需要。當時軍直機關(guān)報刊曾大力宣傳張素蓮全家革命的事跡,標題就是“革命母親張媽媽”,在新四軍廣大指戰(zhàn)員中做到了人人皆知,這就是張素蓮“革命母親張媽媽”稱號的由來。
1941年1月4日,張素蓮留下80多歲的婆婆和14歲的女兒,其他家庭成員都隨新四軍轉(zhuǎn)移。在皖南事變的戰(zhàn)斗中,張素蓮為掩護新四軍突圍勇當向?qū)?,身負重傷而未能突出重圍,后在涇縣花林被國民黨逮捕。敵人把張素蓮押到章家渡國民黨特別審訊室后對她進行審問,逼問張素蓮所在黨小組的其他人在什么地方,以及新四軍撤離時掩藏的槍支的下落。張素蓮狠狠地回了他們一句:“他們?nèi)几滤能娮吡耍粋€人、一條槍也不在了!”敵人指著燒紅的鐵鏈說:“不說,看見沒有?就讓你嘗嘗鐵火鏈的滋味。”張素蓮斬釘截鐵地回答道:“請便吧,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剎時,敵人撩起她的褲腳,按著她的雙腿向著火紅火紅的鐵鏈上跪去……
受盡酷刑,張素蓮始終不吐露新四軍的秘密。敵人沒辦法,只得將她關(guān)到南堡徐氏宗祠,此時的張素蓮已奄奄一息。鄉(xiāng)親們知道她的情況后,紛紛向偽保長說情,才將她背回家。沒過多久,敵人又將張素蓮抓去,要她交待出村子上哪些人是共產(chǎn)黨員。敵人又是一頓嚴刑拷打,張素蓮被折磨的不成人樣。鄉(xiāng)親們不忍心,又要求敵人放人。敵人見她成了沒用的人,便不管不問了。張素蓮被營救回來后,鄉(xiāng)親們稱贊她是鐵樣的身心,鋼樣的意志,替她換衣、洗傷、上藥。地方游擊隊的同志知道后,又暗暗送來人參。由于大家的悉心照顧,張素蓮的身體漸漸好了起來。傷好后,張素蓮開始尋找游擊隊,在異鄉(xiāng)流浪中仍堅持為游擊隊送信,傳遞情報。為了不讓敵人再發(fā)覺,她裝作瘋子,遇到敵人她就亂唱亂跳,又說又笑又哭,可是遇到了自己的同志,她又加勁地干工作。
1951年國慶節(jié),張素蓮媽媽應中央人民政府的邀請,去參加在北京天安門城樓觀禮,并出席在懷仁堂舉行的盛大國宴。宴會上毛主席親切地與張素蓮握手。張媽媽激動萬分,含著熱淚卷起自己的褲腳,讓毛主席看她一雙被火鏈燒黑的膝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