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07年曾給予我許多愉悅、幸運和慰藉。她的確是一個讓人難以釋懷的城市,恬淡而安逸。在這里,不經(jīng)意間,你會發(fā)現(xiàn)忙碌工作中已經(jīng)失去的純真和自然,屬于自己的時間,屬于自己的心情,屬于自己的空間。一次如釋重負的小憩,一番拋卻偽裝的交談,也許,雄心、野心和抱負會漸行漸遠.........
成都人是很會享受的。據(jù)說有很多例子為證:說成都人有四萬元錢他會怎么做?呵呵,他不會象山東人一樣把錢攢起來,也不會象廣東人一樣去投資,他會買一輛三萬多的奧拓車,不求豪華,只求實用;剩的錢干什么?開著奧拓每周去兩次郊區(qū)農(nóng)家樂,"集體搓麻"!這是簡約而實用的成都人生活。
成都人是很會放松的。他不會象山東人為自己制定很多政治生涯的目標,也不會象廣東人計劃每年賺多少多少的錢。成都人工作與享受是一體的,舒服地享受一切好時光。大街上那么多人干嗎?說起來誰都不信,看吵架的。成都人不會象山東人血性地動手動腳,他們只是慢慢悠悠地吵著,悠閑和有閑的人兒都在邊上伸長了脖子看著,共同享受這街頭奇妙一景。
錦里,應該是你了解成都的第一站。錦官城,別樣的風景......
與錦里一墻之隔的是名揚天下的武侯祠,也許是“壯志未酬”的題材太過沉重,除了長廊上岳飛的龍飛鳳舞的題詞和神態(tài)迥異的文武官彩塑(都說蜀中無大將,看來差矣,文官武將兩面長廊排的密密匝匝的),其他的記憶都很模糊。
而錦里的印象似乎更加清晰一些,雖然參觀錦里的過程中,天還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
也許是與武侯祠為鄰的緣故,錦里的大門一點都不張揚,低調(diào)的很衲,只是與其它地方略有差異的是大門左側(cè)有位漢裝打扮的長者,戴著一幅滑稽的眼鏡,手握大毛筆,一本正經(jīng)地為過往游客發(fā)放“益州通關(guān)”關(guān)文。
錦里的巷子很深。安靜讓人感覺不可思議。沒有慣常的叫賣,沒有討價還價的嘈雜,守攤者享受著難得的靜謐,從容地品著釅釅的茶香,反倒讓我們這些不速之客不敢輕易騷擾了。
踩著被小雨改變的有些濕滑的小路,茶館、酒吧、掛滿川劇臉譜的折扇店、絲織坊,呵呵,還有客棧(在這里下榻感覺肯定不錯)。
蜀人是精細并精巧的,就像小橋上草編的小動物,一個個神態(tài)迥異,別有風情的躲在籃子里,小卻可愛無比。雨漸漸大起來,但絲毫沒有影響游覽的興致,真想就一直這樣沒有負擔地、開心快意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