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南瑤族自治縣位于廣東省西北部,東北與連州市交界,東南與陽山相連,南接懷集縣,西鄰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北與湖南省接壤;總面積1306.7平方公里;轄11個鎮(zhèn)1個鄉(xiāng),84個村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共有37661戶,150480人,其中瑤族77367人,壯族1347人,縣政府駐三江鎮(zhèn)。
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1座,最高峰為金坑鎮(zhèn)的大霧山,海拔1659米。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一年四季分明。
連南有森林,水力、礦產(chǎn)、風景等四大自然資源優(yōu)勢,全縣山林面積156萬畝,活立木蓄積量35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9.4%,為廣東省重點林業(yè)縣之一,境內有大小河流42條,山溪250多條,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4.9萬千瓦。已探明的礦藏有煤、鐵、鋼、鉛、錳、鋅、金、銀、鉬、鎢、鋁、砷以及云母、水晶、石灰石、大理石、漢白玉、石棉等20多種,這些礦藏大都品位高、質量優(yōu),開采利用前景廣闊。連南境內峰巒迭嶂,山青水秀,風景如畫,民族風情濃郁,富有許多獨具特色的觀光旅游景點。
建制沿革
連南瑤族自治縣地域,春秋戰(zhàn)國時期屬楚國。秦朝屬長沙郡。漢朝屬桂陽郡。三國、晉朝屬始興郡。南北朝屬陽山郡。隋朝屬熙平郡。唐朝、宋朝屬連州。元朝屬連州路。明朝屬連州。至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在連州三江城設理瑤同知,專理瑤務,屬廣州府。雍正七年(1729),改理瑤同知為理瑤軍民直隸同知,仍屬廣州府。嘉慶二十二年(1817),又改理瑤軍民直隸同知為連山綏瑤軍民直隸同知,官府遷往連山縣(今連山縣太保鎮(zhèn)舊城)。此時連山縣改為連山綏瑤直隸廳。
民國元年(1912),連山綏瑤直隸廳復改為連山縣,縣府內設“瑤務處”,管轄瑤族地區(qū)。民國16年,“設連陽化瑤局”,隸屬廣東省國民政府。次年分置連縣三江、陽山寨崗、連山太保三個辦事處,綜理瑤務。但民事刑事案仍分屬連山、連縣、陽山三縣處理。民國24年5月改“連陽化瑤局”為“連陽安化管理局”,局址駐連州,遙轄瑤區(qū)。民國28年遷入三江城。民國35年3月,撤“連陽安化管理局”置連南縣,縣府駐三江鎮(zhèn),統(tǒng)轄瑤區(qū)。當時設三個區(qū)、20個鄉(xiāng)、94個保,連南之名于茲第一次出現(xiàn)。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于1950年5月16日成立連南縣人民政府,縣府駐三江鎮(zhèn),轄瑤區(qū)。1953年1月25日連山、連南兩縣合并,成立連南瑤族自治區(qū)(縣級),把原連縣的三江地區(qū)和陽山的寨崗地區(qū)(含今寨南鎮(zhèn))劃入自治區(qū)版圖。1954年3月,原連山轄地劃出,恢復連山縣建置。1955年6月,連南瑤族自治區(qū)改稱為連南瑤族自治縣。1958年12月,又與連縣、連山、陽山縣合并為連陽各族自治縣,縣府設在連州鎮(zhèn)。1960年10月,陽山縣劃出后,連陽各族自治縣改稱為連州各族自治縣。1961年10月,撤銷連州各族自治縣。恢復連縣、連山縣、連南瑤族自治縣建置,屬韶關地區(qū)管轄。1983年地、市合并后,由韶關市轄。1988年1月劃入清遠市管轄。
地理位置
連南瑤族自治縣位于廣東省西北部,地處北回歸線以北的北緯24°17′16″--24°56′2″,東經(jīng)112°2′2″--112°29′1″之間。東北與連州市交界,東南與陽山縣相連,南面緊接懷集縣,西部毗鄰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西北部與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接壤。
區(qū)域面積
縣境東西最寬45公里,南北長71公里,據(jù)1985年土地區(qū)劃調查統(tǒng)計,全縣土地總面積為1305.929平方公里(其中瑤區(qū)面積1153.929平方公里,占88%;漢區(qū)土地面積152平方公里,占12%),折合1958893.5萬畝.其中林業(yè)用地147.9187萬畝,占78.02%;農(nóng)業(yè)用地10.2493萬畝,占5.4%;牧地17.9424萬畝,占9.46%;塘庫水面1.5166萬畝,占0.8%;城鎮(zhèn)、村莊、道路、廠礦用地4.0480萬畝,占2.14%;裸露石頭山7.9250萬畝,占4.18%。
氣候概況
連南縣地處廣東省西北部山區(qū),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5°C,氣候溫和怡人,總降水量1660.5毫米,雨量充沛且雨熱同季。夏季盛行偏南風,冬季盛行東北風,因位于南嶺山脈南麓,山區(qū)立體氣候明顯,高山與平地之間溫差達4--5°C。連南縣的氣候四季分明,但夏長冬短,春秋過渡快,春季陰冷濕潤,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風清,冬季寒冷干燥。
基礎設施
連南縣交通四通八達,東南方向有通往廣州及珠江三角洲發(fā)達地區(qū)的107國道清連一級公路,縣城距離廣州220公里,僅需3小時車程;東西方向有通往廣西及連山的323國道,南面有通往肇慶懷集的S262省道。全縣12個鎮(zhèn)鄉(xiāng)就有9個鄉(xiāng)鎮(zhèn)實現(xiàn)了公路硬底化水泥瀝青路,84個行政村全部通公路。穿越我縣境內的國道3213公里,省道74.6公里,鄉(xiāng)村公路564公里,總里程670.9公里,公路密度達54.5公里/百平方公里。
連南縣城(三江鎮(zhèn))建成區(qū)用地面積3.17KM2,城區(qū)人口3.33萬人,其中非農(nóng)業(yè)人口2.65萬人,農(nóng)業(yè)人口0.68萬人,人均用地面積79平方米,公共綠地人均11.1平方米,市政道路總長16.77KM2,面積15.57萬M2,市政道路廣場用地人均7.4M2,縣城環(huán)境質量優(yōu)良,空氣清新,環(huán)衛(wèi)保潔良好。
連南縣供水能力日產(chǎn)2萬噸,水管道長8.5KM,而實際用水僅7000噸/日,市民生活用水潔凈,完全沒有污染,工業(yè)用水充沛,且價格適宜,水價每方0.61元。
連南縣河流縱橫交錯,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小水電星羅棋布,全縣小電站共有161座,總裝機容量為112777千瓦,110千伏度電站3座,年發(fā)電量為3.5億千瓦時,縣內自給綽綽有余,有1.7億千瓦時輸入國家電網(wǎng)。
連南縣通訊業(yè)發(fā)展迅速,全縣開通了程控電話、手機、尋呼機、互聯(lián)網(wǎng)等現(xiàn)代通訊工具。促進自治縣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
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新華分社:
四川旅游
九寨溝旅游
峨眉山旅游
稻城亞丁旅游
成都周邊旅游
三亞旅游
云南旅游
24小時服務熱線:
4007 028 188 直撥號碼:
028-87668000 87666645
Copyright © 2005-2023 www.cc7788.cn 版權所有 經(jīng)營許可證:L-SC-CJ00003
蜀ICP備13027583號-64
地址:中國.四川.成都市青羊區(qū)人民中路三段6號食品大廈6樓610室 技術支持:中國旅游聯(lián)盟信息研究所
本站聲明:本站所使用圖片及文字信息均出自于互聯(lián)網(wǎng)上廣為流傳信息,文章圖片版權歸原著,如有版權糾紛,請來電,我社將主動聯(lián)系商量給予稿酬或予以刪除,我社不承擔法律責任。 負責人:楊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