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角山水庫的傳說]()
龍角山水庫,自上世紀(jì)50年代末開工建設(shè)之日起,就傳說不斷。年少的時候,常聽到那些動人的故事,所以,我對龍角山一帶,一直有種強烈的向往。因工作關(guān)系,多次到過龍角山庫區(qū)。然而,最近才得以閑暇,專程去收集人文資料。 龍角
龍角山水庫,自上世紀(jì)50年代末開工建設(shè)之日起,就傳說不斷。年少的時候,常聽到那些動人的故事,所以,我對龍角山一帶,一直有種強烈的向往。因工作關(guān)系,多次到過龍角山庫區(qū)。然而,最近才得以閑暇,專程去收集人文資料。
龍角山,在乳山市育黎鎮(zhèn)龍角山村西面。顧名思義,那山的形狀像個大龍角。“龍角”后面山脈連綿,像一條巨龍盤踞在大地上。當(dāng)?shù)厝苏f,巨龍接到天庭布雨的命令,就會騰空而起。龍角山西面有塊大石頭,是它起跳的發(fā)力點。久而久之,石頭上磨刻出了深深的龍爪子印,人稱那塊石頭為“龍爪石”。
龍角山的傳說,很早是以龍為主線、以龍?zhí)独?ldquo;看家護院”的鱉精為副線。而隨著歲月的推移,副線中的故事,逐漸“喧賓奪主”了,鱉精的“事跡”,越來越被人們喜聞樂道,從而廣為流傳。
借籮的傳說。1960年的一天,龍角山村有位老太太正在家里推磨,突然,推門進來一個小媳婦
,她說要包餃子,嫌面粗,借老太太的細面籮一用。還籮時,小媳婦順便捎來一碗水餃。當(dāng)老太太要與家人分享時,發(fā)現(xiàn)那餃子餡全是水庫里的青苔,大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借面籮的小媳婦是老鱉精變的。
挖洞的傳說。1968年前后,龍角山水庫大壩出現(xiàn)滑坡,原因難以查明。修補后,又坍塌,如此反復(fù)了3次,施工人員心急如焚。當(dāng)?shù)厝苏f老鱉有挖洞的習(xí)慣,它們不知在大壩的周圍挖洞會給人造成危害,建議工程指揮人員燒香禱告,告訴它們事情的原委。在破除迷信的年代,總指揮當(dāng)然不能明著干,就在半夜時分,虔誠地按群眾的說法做了,從此,大壩堅如磐石,再未出現(xiàn)過異常情況。1982年修建的溢洪閘,被評為全國十大優(yōu)質(zhì)水利工程;大壩的石材護坡施工,被評為全國樣板工程。
曬蓋的傳說。在水溫較低的時候,人們經(jīng)常看到水庫里有類似圓蓋巖石的東西浮出水面。有時只一個,有時是三五個。它們一動不動地,在盡情享受著陽光的照耀。不知情的人看到,會以為那真的是露出水位線的大石頭。當(dāng)天空起云時,它們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在老鱉曬蓋的時候,當(dāng)?shù)厝藦膩聿蝗ゴ驍_它們。
助人的傳說。早些時候,龍角山村的婦女習(xí)慣到水庫邊洗衣服。汛期水位急劇上升時,沒有坡度較緩的“工作面”,在岸邊洗衣服很不安全。令人費解的是,她們?nèi)r,總能找到較平整的地方,當(dāng)洗完衣服再回眸原處,那里竟是“鐵陡石傍”(方言,形容險峻),坡陡水深,原來,她們是在老鱉蓋上,把衣服洗好的。
照相的傳說。有一年,乳山盛傳龍角山水庫里的鱉精混跡人間,與攝影館的工作人員開了個大玩笑。后來越傳越神,很多外地人也知道了,他們遇到乳山人就打聽這事。那時,當(dāng)?shù)卣障囵^不多,一天,育黎的照相館里來了兩個貌若仙子的大姑娘,說要照相。當(dāng)攝影員給她們拍照的時候,鏡頭里竟是兩只老鱉。起初攝影員以為是自己看花眼了,當(dāng)目光離開鏡窗時,確有兩位美人就端端正正地坐在對面,但再從鏡頭里看,又是兩只老鱉精。如此反反復(fù)復(fù)、屢試不爽,攝影員急得滿頭大汗,無奈,只得胡亂按動快門。兩位鱉仙折騰了半天,玩耍夠了,突然神秘地消失了。攝影員急忙沖洗膠卷,什么圖像都沒有。(辛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