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區(qū)位于天津市西南部,東與紅橋區(qū)、南開區(qū)、河西區(qū)及津南區(qū)毗鄰,東南與大港相連,南靠獨流減河與靜海縣隔河相望,西與武清縣和河北省霸州接壤,北依子牙河,與北辰區(qū)交界。地處北緯38 o51’至39 o51’,東經116o51’至117o20’。南北長48公里,東西寬11公里,全區(qū)總面積570.8平方公里。西青區(qū)自然形成西高東低的地勢,地面高程漸次在海拔5.0-3.0米之間,洼地為2.0米。境內有大清河,子牙河于西南部的第六埠匯入東淀;中亭河串流東淀北側,到西河閘與西河匯流。匯入東淀的河水由下口的獨流減河進洪河閘及西河閘分泄。
西青區(qū)地處中國沿海開放前沿的環(huán)渤海經濟圈內,依托中國四大城市之一的天津,毗鄰北京,交通便捷,四通八達,境內有京福、津淄、津港、津同、外環(huán)線等十一條公路干線,縱橫交錯,貫通全國各地。經外環(huán)線可達30公里處的天津新港(中國北方最大的貿易港)和15公里的天津機場,驅車十幾分鐘就可進入天津市區(qū),經京塘高速公路可直達120公里處的中國首都北京。
京滬鐵路穿越本區(qū)23公里的地段,設有曹莊、楊柳青、周李莊三個車站,還有陳塘支線(西站至陳塘莊)、周蘆鐵路(周李莊至蘆北口)、李港鐵路(李七莊至大港)及南曹支線(南倉至曹莊)貫穿南北。
西青區(qū)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行季風氣候區(qū)。其特點是干濕季節(jié)分明,寒暑交替明顯,冬季受西伯利亞性氣團影響,寒冷、干燥;春季少雨、多風、干燥、氣溫變化明顯;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西南來的不暖濕氣流影響,悶熱、降水集中;秋季受高壓控制,天氣晴爽。全年平均氣溫11.6攝氏度,全年無霜期203天,年際變化不大。全年日照總量2810.4小時。自然降水總量586.1毫米,其中夏季443.2毫米。
西青區(qū)轄李七莊、西營門兩個街道辦事處,楊柳青、張家窩、南河、大寺、辛口、中北、王穩(wěn)莊七個鎮(zhèn),共160個村及59個居民委員會。全區(qū)總人口31萬人,其中農業(yè)人口24萬,區(qū)人民政府駐地楊柳青鎮(zhèn)是中國三大木板年畫之一——楊柳青年畫的發(fā)祥地,現有人口10萬人,是天津市加速建設中的汽車衛(wèi)星城。
西青區(qū)區(qū)境范圍陸地成型的年代于唐代中、后期。北宋時期這里是宋、遼交界,宋朝的前沿陣地,明代分屬河間府靜??h和武清縣,清代歸屬天津府。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改為天津縣,屬直隸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河北省天津地區(qū)專員公署,駐地楊柳青鎮(zhèn)。1952年天津縣劃入天津市管轄。1953年建立西郊區(qū),1992年3月改為西青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