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竹與中華文明有著不解之緣,它是文人筆下的“謙謙君子”,是中國文化展儒雅之風的精神代表。當君子之竹邂逅世博盛會,一場幽篁盛宴正在上演。作為2010上海旅游節(jié)十二大主題活動之一,以“情系世博,傳承經(jīng)典”為主題的2010上海竹荷文化藝術節(jié)“綠竹猗猗”篇章將于9月18日至10月31日在幽靜典雅的明代園林古猗園拉開帷幕。
精品薈萃,奇篁異竹奪人眼球
世界上最大最小的竹子是什么?方形的、黑色的、花稈的、彩葉的竹子又是哪些?這些疑問在以竹聞名的古猗園中能夠得到解答。本次藝術節(jié)綠竹猗猗篇章中,來自全國各地的珍稀竹品種成為了當仁不讓的主角。主辦方通過盆栽、缸栽、地栽、大型立地標本等多種形式,充分釋放竹子觀形、觀稈、觀葉的美感效應,展示謙謙君子的卓然氣度。其中地栽竹品種近80個,為滬上觀賞竹品種之最。
在盆景園、玩石齋,百余件精致秀氣的中小型竹及地被竹類亭亭玉立、精致典雅,充分彰顯竹子獨具特色的觀賞魅力。其中以竹、石、草本植物為構(gòu)成要素的旱地微型竹石盆景,更為國內(nèi)罕見。奇石、挺稈、秀枝、翠葉,生動再現(xiàn)了大自然山水風光之神貌,意境古樸而高雅,如詩似畫。
匠心獨具,儒雅文化融于造景
本次藝術節(jié)綠竹篇章中,兼具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園藝的經(jīng)典造景不勝枚舉。十多組植物造景藝術將竹之內(nèi)外兼修的儒雅風采糅合于古園文脈、世博風情、江南意韻,盡顯獨具中國特色的竹文化內(nèi)涵。
“猗園傳說”景點通過中國傳統(tǒng)竹絲工藝,綜合創(chuàng)作出“三松繪園”、“士籍植槐”、“小籠淵源”等十幅典故傳說,講述古猗園源遠流長的歷史脈絡和豐富厚重的古園文化。
“姑蘇佳韻”景點中清影搖曳的竹籬墻,掩映著典雅精致的古老花窗,圍抱著絢爛如夏的層層花海,宛若一位溫婉雅致的姑蘇女子,若隱若現(xiàn),如夢似幻。
“盛世中華”景點以小菊、千日紅、西洋鵑等各色花卉簇擁大型鑼鼓立體花壇造景為世博之秋烘托喜慶歡樂的氛圍,生動展現(xiàn)出一幅盛世中國、璀璨上海的五彩畫卷。
“蜀風秋韻”景點中靈動的竹蟹自天府之國跋涉而來,躲于嬌艷花瓣下微微小憩,散發(fā)著秋思菊韻、蟹肥花香的雋永魅力。
此外,“世博家園”、“詩畫虞山”、“竹花吟月”、“竹影清音”、“鶴唳金秋”、“江南秋憶”、“魅力綠茵”等景點清雅脫俗、韻味幽長,營造出古典園林秋風竹韻的典雅意境。
品位高雅,展覽互動精彩紛呈
雖無華麗之姿,卻有丹青之貌;雖無脂粉之態(tài),卻有凌云之志。正因如此,竹的身姿走進了水墨書香、走進了雕刻、編織、音樂等各種藝術創(chuàng)作領域。本次藝術節(jié)綠竹篇章為市民游客準備了一場竹文化的“饕餮盛宴”,既有充滿高雅氣息的工藝展覽,也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互動。其中,現(xiàn)代竹刻精品展匯集國內(nèi)頂尖竹刻大家的開山之作,其參與面之廣、風格之多樣,為中國竹刻史上之罕有;竹編精品展于一室之內(nèi)精彩呈現(xiàn)多種形式、多種風格的竹編作品,展現(xiàn)“細如毫發(fā)密如絲”的非凡工藝;竹畫大師蔣昌忠作品展中,則大膽突破墨竹傳統(tǒng)理念,以彩入畫,氣度不凡;融合現(xiàn)代工藝與古典文化的仿古竹家具展,更是本次世博會“低碳、環(huán)保”理念的最佳詮釋。“十•一”黃金周期間,戲曲、雜技、變臉、魔術、竹樂演奏等精彩節(jié)目將一一上演,屆時古猗園好戲連臺,充分渲染“情系世博,傳承經(jīng)典”的和諧氛圍。
今秋,古猗園盡享君子之風。
交通路線:
自駕車線路1:中環(huán)線-S5滬嘉高速公路(南翔出口下)-滬宜公路-古猗園(近古猗園路);或外環(huán)線-真南路(或豐翔路)-滬宜公路-古猗園(近古猗園路)。乘坐軌道交通的游客可乘坐11號線至南翔站,下車后向西步行15分鐘可至古猗園。乘坐公交車的游客可乘坐562路、822路、滬唐線、北嘉線、惠嘉線、虎南線至古猗園。
溫馨提示:園內(nèi)多為彈格路面,請盡量選擇旅游鞋或平跟鞋游園;活動期間12元票價不變。咨詢電話:021-59122225 。